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驻村手记㊴】乡村婚礼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驻村手记㊴】乡村婚礼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12-16 04: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驻村手记㊴】

  光明日报记者 刘已粲

  “哎呀,婚车咋还不来?”站在村口,山西大宁罗曲村的村民房对叶踮着脚,望了又望。

  今天是儿子任聪和儿媳冯妍茹大喜的日子。这不,远近的亲戚都上门了,可一群人转悠来转悠去,愣是没找到啥要忙活的!

  大伙儿便议论开来——“这婚事还真就这么简单办啦?不怕外人笑话?”“前儿个找我商量,我就说了,人媳妇娘家能愿意吗?”

  “愿意着哩!”村委会主任马海娟代表罗曲村红白理事会,端来了瓜子和茶水,招呼大家坐下,娓娓道出缘由,“这都是年轻人自己拿的主意,他俩说‘咱办喜事,不图形式,图的是喜庆’。”

  年轻人说得在理!以前,办喜事,有闹伴娘,闹得小姑娘们急眼的;闹公婆,闹得主家灰头土脸的;拼大酒,醉得上了医院的……

  正说着,婚车到了!

  “姑,炮在哪儿,我给咱点!”远房的侄子火急火燎地跑了过来。

  “咱罗曲村不兴放鞭炮了,用这电子炮!”房对叶指着不远处的电子炮车介绍,“这新玩意儿你见过没有?价钱实惠不说,比真鞭炮还响亮!”

  话音未落,“炮声”响起来了,婚礼拉开了序幕——新娘穿着白色婚纱,脸上透着幸福的红晕,在主持人的指引下,款款走向婚礼台……

  “伴娘伴郎呢,咋不见踪影?”一个亲戚忍不住小声嘀咕,“彩礼嫁妆啥的咋也不说道说道……”不待他问出答案,主持人便幽默地与大伙儿互动开来。不到半个小时,这场“新”婚仪式接近了尾声。

  该吃婚庆席了。桌子沿着村道一字排开,马海娟带着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成员,手脚麻利地穿梭其间。不一会儿,大家就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了桌。

  “啧啧,这‘新’婚热闹,年轻人不受罪。”“你快尝这菜,味儿真不错,实在。”“我听说是村红白理事会出面找的厨子,价钱很公道哩!”

  …………

  欢声笑语间,新娘子冯妍茹也坐上了饭桌。她攥着婆婆的手说:“妈,我俩思谋着,用省下的钱,打算在城里开个店呢!”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16日 04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