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水灵灵地”:叠音表达增添生动感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水灵灵地”:叠音表达增添生动感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1-06 02: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姚敏(北京华文学院副教授)

  在《咬文嚼字》发布的“2024年十大流行语”中,“水灵灵地”新用法引起网友关注。“水灵灵地”出自一位女歌手在展示照片拼贴画时说的话:“我就这么水灵灵地在中间……”之后,网友纷纷效仿,将“水灵灵地”与各类词语搭配,形容某种行为生动、鲜活或值得称道、引人关注等,使用语境逐渐扩大。例如,“她就这么水灵灵地走来了”“水灵灵地换了新头像”……“水灵灵地”被大量网友在不同语境下使用。

  从目前流行的用法来看,“水灵灵地”至少适用于以下几种语用环境:一是表达轻松、随性的状态,如“我就这么水灵灵地选好了导师。”二是用来表示做某事轻而易举,如“这么难的题,他就这么水灵灵地做完了。”“这个项目被我们水灵灵地拿下了。”三是增强语言表达的灵动性,“灵”本身就有灵动之意,在使用时也会让人联想到一种灵动的画面,增强表述的生动性。如“谁能想到,第一次做饭,我就这么水灵灵地成功了。”用来表现过程的顺利以及略带得意的心理状态。四是用来打趣、自嘲,如做了蠢事以后,可以说“我就这么水灵灵地丢人丢到家了。”可见,“水灵灵”已经从传统意义上形容人或物水嫩、灵透,而扩展为用作状语,形容动作流畅或者富有活力或值得称道等意思。

  汉语中这种ABB式形容词是由单音节形容词A加叠音后缀BB构成的,吕叔湘先生称其为“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之所以称之为“生动形式”,是因为这类形容词通过重叠、加缀等方式具有了生动化的描绘性,也更能体现人的主观性。例如,“红扑扑”形容脸色红,比单纯用“红”显得生动形象。再如,“你瞧她,圆润润、红扑扑的苹果脸蛋更红了,加上那身穿戴,更显得漂亮。”这句话通过两个形容词重叠的方式“圆润润”“红扑扑”,让读者透视到那张美丽、饱满、富有少女气息的脸庞。再对比下面两个句子:“已过了立夏,夜风吹到身上还是冷飕飕的。”“已过了立夏,夜风吹到身上还是冷。”很明显,“冷飕飕”让读者体会到了夜风的动感,吹到身上有一种打冷颤的感觉,而后面的句子只用了一个“冷”字,显然达不到这种表达效果。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让人联想到一种结实、敦厚以及憨态可掬的样子。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同样是运用了这个特点,“雪容融”尽管采用了异字叠音方式,但还是让我们感受到雪花飞舞、交汇融合的样子。

  其实,不仅是形容词ABB式,汉语中的叠音词都既有音乐的旋律,还能表达丰富的情感。通过叠音词的使用,能够传神地描绘人或物的音、形、情、态,有栩栩如生的表达效果。如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三句连用七个叠音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既有动词的叠音,也有形容词的叠音。可以说,全句充分利用叠音词音韵美的特点,分别从动作、境遇、心情三个方面突出表现了女词人的孤寂落寞之感。这些叠音词读起来短促、轻细,正好从语音本身的节奏和韵律中传达出特定环境下的情感活动,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的叠音词也比比皆是。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隐隐约约”的远山,“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密密地”挨,“静静地”泻,“重重”围住,等等,画面感十分清晰,美不胜收,似身临其境。可见,叠音词的运用不但能传神地描摹事物的状态,而且能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一唱三叹的美感。

  叠音的种类和作用非常多,既有形容词叠音、动词叠音,也有名词、量词、象声词叠音。叠音后的语言和情感效果非常明显,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增加描写性,例如“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等。二是让读者身临其境,如“潺潺的流水声”“砰砰的敲门声”“香喷喷的饭菜”等。三是带有喜爱的色彩,如“胖胖的小手”“圆乎乎的脸蛋”等。四是具有短时和尝试意义,此类多为动词的重叠,如“出去走走”“穿上试试”等。五是表达量大或者程度加深的意思,如“密密地斜织着”“紧紧地抱住”等。

  近年来,网络语言中另一种新的叠音现象也受到人们关注,如“东东”(指东西)、“漂漂”(指漂亮)、“笨笨”(指笨蛋)、“坏坏”(指坏蛋)等。由于这些词语在儿童语言中比较常见,因此有人称其为“童语型”网络词语,也有人称之为“叠音童语”。这些“叠音童语”还可以作为语素来构成新的词,如“笨笨熊”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用法其实跟“水灵灵地”一样,也只限于特定环境中的特定群体使用,还没有进入规范的现代汉语体系之中。

  网络语言、社交语言中的新词和新用法最能反映社会动态,追求新、奇、特是其特点。像“水灵灵地”这种用法虽然目前尚不能进入规范的语言范畴之内,但之所以能够入选“十大流行语”,是因为这一表达利用了汉语中的叠音特点,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感、丰富性和生动性,同时也是社会语言变化的一个缩影。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06日 11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