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莹
看到孙子把三好学生的奖状拿回家,才目芹第一时间拍照并上传到村文明实践积分平台上,一下就得了50积分。她打算季末把积分换成学习用品送给孙子。
“大伙儿都在平台上晒孝顺、晒爱心、晒正能量,那氛围杠杠滴!我也被这股热情带动了。”才目芹笑着说。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孤山子村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农村群众涵养好家风村风,在村里营造树新风、兴文化的良好氛围,呈现出家家幸福安康、邻里亲善友爱的美好图景。
2024年11月17日,在与村里50名妇女代表一同去往宽城北庄村开展巾帼交流联谊活动的路上,袁首林的手机响个不停,她打开一看,原来是村民们正在一个文化交流的微信群中对诗。
“灯火阑珊月满轮,迎宾大街人成群。秧歌太极家风训,文化立村美名扬。”你一首我一首,大家互相点赞、评论,向来喜欢诗歌的袁首林看得心痒痒,她也随手写下:“微凉渐入寒,红枫黄绿间。不觉流水意,匆匆又一年。”
48岁的袁首林是个闲不住的人,除了在矿上上班,她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来做志愿服务,用她的话说就是,“看着村里发展越来越好,我也想尽一份力。”于是,在2020年11月,听说村里要成立“紫塞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她最先报了名,挑起了队长的担子。
彼时,袁首林和姐妹们对志愿者的概念并不是特别清楚,只知道谁家有需要,她们就到谁家去。打扫卫生、清理厨房、擦玻璃、洗衣服,但凡眼里能看见的活儿,她们都会主动去做。袁首林比别人更爱“挑活”,她专挑脏活累活,忍着刺鼻的气味,耐心细致地为重度瘫痪的妇女擦洗身体;为七旬独居老人糊窗户纸、打扫全屋;帮村民一层层铲下天花板上的油腻污垢;到患有疾病的村民家中做卫生。
看着妈妈不计回报地为乡亲们做事,袁首林的两个儿子也主动帮父母分担。“以前做好饭还要叫好几遍才动弹,现在孩子看我们忙,都会主动把饭做好了等我们回家。”说起这些,袁首林感到很欣慰。更让她暖心的是,其他村民也逐渐加入。渐渐地,村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有了明显改善,乱扔垃圾的现象不见了,主动维护环境清洁的人越来越多,邻里纷争减少了,谦让与和睦成了乡村的新风尚。
“志愿者的初衷是希望村里越来越好,我们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完成这些具体的志愿服务活动,而是通过这些活动引导村民们转变观念,提升他们的文明素养。现在大伙儿的自觉性越来越高,我们都快没活干了。”看着如今的和谐乡村,袁首林打趣道。
如今,孤山子村46名妇女组成4支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结对爱老、巾帼助困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与村里23户困境家庭老人结成了帮扶对子,提供清扫卫生、买菜买药等服务。4年来,她们的服务总次数已达1300余次,总时长超过5500小时。
为了点燃乡亲们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孤山子村实行了积分制管理,村妇联专门成立了“积分办”和“积分评审问题处理小组”,还制定了《孤山子村文明实践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分类别制定了正负积分事项清单,包括基础类、奖励类共27条积分项以及负面类11条扣分项,就是要让大家心里都有杆秤,争做村里的主人翁。
“自打这积分制一上线,孤山子村更热闹了。大家都奔着‘做好事,得积分,心里美’的目标去了!”袁首林说,仅2024年使用积分的乡亲们就有1852人。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07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