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涨“健”识】
作者:车焱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讲师、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普作品创作与研发基地研究员)
气候变化一方面直接作用于公众健康,另一方面以城市空间要素为载体发挥作用。比如,城市形态的紧凑或疏散能对热岛效应和通风效率造成影响,可为应对高温、低温天气提供思路;城市空间植被覆盖率和街道峡谷的扩散效能会影响局部地区的颗粒物分布,有助于降低花粉等过敏原浓度;城市绿地不仅改变周边地区的温度、湿度和风环境,还能起到心理调适作用,减轻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所以,城市空间要素对多变气候影响下的公众健康,有减缓影响、干预提升等多重作用。
那么,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利用这些因素,减轻极端气候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高温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典型特征之一,不断翻涌的热浪特别是强烈的室外照射,常常引起热疹、热晕厥,甚至热射病等问题。为此,不少城市利用树冠、半透明遮阳装置,或是借建筑立面的悬臂结构,打造人工遮阳区,以降低室外体感温度。一般来说,在遮阳装置下,平均辐射温度可降低10℃,更可减少近100%的太阳辐射,显著缓解热量。如珠海首个公共交通导向开发(TOD),其裙楼外墙以层次丰富的波浪形设计向外延展,不仅造型别致,更能为人群有效遮阳降温。
这就是为提高公众健康水平而在城市更新中采取的微气候调节策略,包括通过调整空间的形态、结构、材料等因素,改善城市微气候条件,提高多变气候下城市舒适度和节能性。其中,热舒适度设计是关键。热舒适度设计指根据人体生理机制和心理感受,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人体代谢、呼吸散热及服装热阻等各种因素影响,建立合理的热舒适度评价模型和标准。
不妨借鉴他山之石。新加坡知名历史文化街区——克拉码头,就常常遭遇高温、高湿环境,为此,他们在城市更新中增加自然通风调温系统,街道的中央设置了很多朝向不同角度的隐形“风扇”,充分利用“文丘里效应”,即当空气从一个比较广大的空间流向比较狭窄的端口时,产生的吸风作用使空气流动自然加速。新加坡还结合当地滨水的区位优势,利用河水的冷却效果和风力发电机的驱动,将冷风输送到遮阳篷下方的空间。这些“风扇”可以为街道行人提供“自然”冷风,体感舒适度大大增加。
此外,多变的气候对人们的心理也是不小的挑战。研究发现,更多绿色空间和较高的居住区绿视率,可以减少焦虑,调节情绪,降低心理健康风险。
对生活在城市之中的人来说,公园绿地就是最可及的“大自然”。上海为实现公园绿地的全天候开放,陆续拆除改造城市公园围墙,绿地数量和规模实现逐年递增,人均绿地面积从“一张报纸”扩大到“一间房”。数据显示,上海265座口袋公园、292座城市公园已实行24小时开放。开放的公园与城市街区融为一体,提升了市民的幸福健康指数,使健身、慢步、露营等户外活动成为生活日常。
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则。虽然“适应”的标靶是气候变化,但不同城市气温、雨雪、风速等气候要素的变化幅度、速率及其组合并不相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特征差异较大,对不同人群健康的影响也不一样,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城市功能特点,综合考虑气候变化的暴露度和脆弱性,以增强城市气候韧性,提升重点脆弱人群适应能力。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11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