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尚 杰 王冰雅
乘坐直达高铁,牟鹏达赶在除夕夜从北京回到了家乡——甘肃天水。熟悉的街道两旁彩灯闪烁、红旗招展,像是在欢迎这位远归的学子。
这位即将硕士毕业的青年,已经把自己的未来和家乡紧紧“锁定”在一起:去年10月,他签署了就业协议,将在下个新学年回到高中母校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成为一名中学教师。
2000年出生的牟鹏达打小勤学好问、学业突出,19岁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23年本科毕业,被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这娃娃有出息得很”“可不?一看就是留在北京干大事的人”……亲人们都认定了他学成后会在大城市发展。所以,当他的决定传回家乡时,顿时在“亲友圈”里掀起了一波小小的震动。
这个春节走亲访友,很多人忍不住问他:“辛辛苦苦考出去,为啥还要回来工作呢?”
牟鹏达的回答坦诚而坚定:“决定回来,既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没别的路可走,而是深思熟虑的选择——我爱家乡的一切,也爱教师这个行业。还有就是,甘肃引才的决心、留才的诚意打动了我。”
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牟鹏达就渐渐看清了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萌发了教书育人的念头;拿到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时,“复兴栋梁,强国先锋”八个烫金大字更是令他心中一震:什么是栋梁?怎样做先锋?对自己来说,就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怀着这样的信念,2024年秋招季,牟鹏达参加了甘肃省在京举行的2025年选调生招录暨高层次人才引进宣介活动。
听完介绍,更坚定了他回家乡发展的决心。“你看,麦积山石窟的‘东方微笑’跨越千年,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顶流’;天水麻辣烫爆火出圈,吸引了天南地北的游客;又大又红的花牛苹果香飘山野,远销海内外……这样的甘肃、这样的天水,有多少机遇等着人才来把握、有多少梦想期待人才来实现呀!我回来,不但能够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还能培养万千未来栋梁,何乐而不为呢?”牟鹏达说,眼里满是期冀。
得知牟鹏达的选择后,他的高中地理老师潘竟源发来信息:“欢迎鹏达回母校,跟老师当同事,用你的所学托举更多的师弟师妹!”一并发来的,还有《光明日报》近期关于青年学子扎根西部的系列报道,而这,也正是牟鹏达最近一直在追读的“精神食粮”……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04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