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高平 王潇
“天气虽冷,救火英雄们却让人无比暖心。”“社会需要正能量,为快递小哥点赞!”……这几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7名快递小哥挺身救火的事迹引发社会关注。
就在2月7日,一声“着火啦”的呼喊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听到喊声,内蒙古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营业部的快递小哥发现附近的洗车房内浓烟滚滚。
危急之下,张明明等7位快递小哥,拿起灭火器冲向火场。
“现场烟太大了,着火点还在房间靠里的位置。眼看火光冲天,当时也顾不上想那么多,戴上口罩拿着灭火器就冲进去了。大约10分钟后,明火被控制住,这时候消防队员也到了。”张明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说。
在内蒙古广袤的大地上,活跃着37万多名像张明明这样,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约配送员等为主要职业的新就业群体,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奔跑于城市之中,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2024年12月20日,呼和浩特网约车“的姐”李宏侠发现顾客遗落在后座的9万元现金后,第一时间联系返还了现金;快递员李晓望是一名党员,坚守平凡工作却不甘平庸,多次在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佳绩,于2024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这些新就业群体在日常工作中发挥着职业优势,用专业技能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用敬业精神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爱“新”群体,凝聚“新”力量。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会同相关部门单位专门出台做好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组织联建、阵地联用、活动联办、党员联育等方式推动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应建尽建,深化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
“加强党对新就业群体的引领服务、建立健全关爱新就业群体的会商机制和友好场景、做好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民生保障服务、维护新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落实政治待遇和评选表彰等鼓励激励措施、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引导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内蒙古已构建起一整套制度规范。”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四处处长吴丽君说。
各相关部门单位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合力。内蒙古正在建设友好社区、友好商圈、友好楼宇等系列友好场景,建成暖心驿站681个,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累可歇脚、渴可饮水、热可纳凉、冷可取暖、雨可栖身、伤可用药、餐可优惠、闲可社交、学可支持、难可协调的贴心服务。
春节期间,不少快递小哥由送件人变成了收件人。内蒙古全区各地社会工作部门以各种形式,对坚守一线的新就业群体进行关心关爱,提供了丰富的新年“大礼包”。
“我们将通过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政策环境、加强社会支持等多种方式,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加贴心、精准的服务,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吴丽君说。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19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