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湖南永州:城乡“牵手”共绘教育“同心圆”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湖南永州:城乡“牵手”共绘教育“同心圆”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4-02 02: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赵嘉伟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青

  “咋,学校还给咱发猪肉嘞?”近日,当周梓溪提着一刀猪肉回家,她父亲都惊得张大了嘴巴。

  “可不是人人都有嘞,这是被评为学校‘劳动之星’的奖励!”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田家学校的学生周梓溪自豪地说。

  “我们通过与区域内学校共同研讨交流,想出这个点子,鼓励各学校积极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的特色劳动技术课程,赋能乡村地区教育发展。”永州市新田县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刘庆介绍。

  曾经,湖南永州地区教学点众多,乡村教育“大而不强”,教学点“多而不优”。面对乡村教育发展难题,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以“欠发达地区办大教育”的决心,进一步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不断提质乡村教育,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哪怕四周都是黑暗,我们的精神仍越进越烈!”原本只是一台普通的文艺晚会,却有一个节目让道县一中的学生眼前一亮。这是一场由永州四中音乐组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绎的红色舞台剧,配合灯光和音乐,永州四中的师生且唱且舞,生动演绎出伟大领袖的青春斗志。

  “文体活动是乡村乃至县城中学的薄项,道县一中作为我们的对口帮扶学校,我们通过联合举办文艺演出等多种方式,深入推进当地体育美育课程教学改革,补齐学校美育教育短板,让美育成为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源泉。”永州四中副校长张明明说。

  “除了美育教育,两校之间也开展常态化跟岗学习、共教共研等,越来越多的教学新秀脱颖而出。”道县一中党委书记何智云说,学校教师郭巧妍前往永州四中跟岗学习一年多,积极参加“转转课”、教学大比武、教师全员业务大考试等活动,业务素质明显提升。

  “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宝贵的教学资源,课堂设计需‘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将语文要素与乡土文化融合。”在永州市东安县舜德学校‘一对一’精准帮扶石期市中心小学研修班上,东安县舜德学校副校长易艳春针对语文基础学科,深入解读最新的课程标准,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探讨课程实施策略。

  “我们采用主题共研的方式,通过问题问诊、主题设定等多个环节,针对帮扶学校的弱点和需要进行精准帮扶。”东安县舜德学校党总支书记蒋旭玲讲,学校已经开展了32场帮扶专题活动,针对石期市中心小学新教师偏多、骨干较少的现状,找到两校之间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共通点,共研共商教学活动,通过联合教学增强年轻教师教学经验,提升教师成长内驱力。

  如今,永州市东安县组建了13个“协作型”教育集团,全县的乡村学校与优质学校全部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积极开展“送教下乡”和集团内大教研活动。新田县把40余所中小学划分为5个教育联盟,强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就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业务素质、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帮扶。一年来,结对帮扶学校之间共开展各类帮扶活动130余次,有效带动了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永州市正积极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路径和有效举措,利用数字化手段和结对帮扶措施,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补齐农村教育短板,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教育需求。”永州市教育局局长黄赞校说。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2日 03版)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