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新闻随笔】释放户外运动更大活力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新闻随笔】释放户外运动更大活力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4-18 04: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闻随笔】

  作者:侯珂珂

  这个春天,在天津蓟州下营镇的山径,越野跑者穿梭于硒元素富集的“绿冠名珠”;在广西桂林,人们沿着环漓江户外运动线路,感受“山水甲天下”的无限魅力;在云南玉龙雪山,滑翔伞爱好者俯瞰着雪峰与峡谷的交相辉映……近年来,从路跑到骑行,从攀岩到露营,户外运动热度持续走高,吸引人们广泛参与,这些场景不仅是我国户外运动蓬勃发展的缩影,更是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政策落地后自然与人文交融的鲜活注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体育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各地开展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通知》紧扣“到2030年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目标,细化了有关建设任务、建设程序、建设条件和工作要求,既是对全民健身需求的回应,又是以“户外运动+”模式激活生态资源的不断创新。

  户外运动告别了在固定景点“打卡拍照”的旅游方式,参与者得以更加深入地感受自然,从而获得运动休闲的松弛感。以现代生态文明的视角衡量,合理有序地参与户外运动,也能成为普及环保理念、开展自然教育的良好方式。可以说,户外运动是开启与自然亲密互动的一把钥匙,其蓬勃发展体现了人们对高品质休闲运动的旺盛需求。

  我国拥有丰富的地貌形态、气候类型、生态系统等,多样化的自然景观为户外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户外运动产业辐射面广、产业链长,正是以需求升级带动供给升级的全新增长点和突破口。户外运动的兴起,为拓宽“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提供了新思路。目前,我国户外运动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与日益高涨的大众户外运动热情相比,当前户外运动目的地的管理面临多重挑战,客观上存在场地受限、配套设施不全、安全存在隐患等现象,亟须补齐短板。

  充分发挥户外运动的产业带动效应,离不开优质的基础设施与服务。《通知》完善了户外运动标准体系,编制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项目建设指南,旨在守护人们开展户外运动的热情,推动户外运动优质供给持续增加、消费场景不断丰富、公共服务设施提质升级,促进体育运动与产业发展更好实现良性互动。

  从蓬勃开展的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中可以看出,“户外运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正在实现多赢。在四川阿坝,四姑娘山的众多徒步线路持续火热,周边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超80座,有各类大小高低错落的冰瀑100多个,适合开展户外运动。当地推动四姑娘山从“山地观光”向“山地户外”转型,致力于打造国内首个全业态山地户外型世界旅游目的地。当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找到平衡点,当运动体验与产业生态形成共振,户外运动便能超越健身方式的范畴,成为区域经济转型、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的纽带。未来,随着100个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建成,我国将在全球户外运动热潮中书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篇章。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8日 07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