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光明日报通讯员 占康
4月23日上午,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神采奕奕地出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并回答记者提问。这是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的首次亮相。
4月23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陈冬(中)、陈中瑞(右)、王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媒体记者集体见面。新华社记者 李鑫摄
陈冬:三上太空,初心如磐
作为第二批航天员当中首位“三上太空”并且两度担任指令长的航天员,陈冬初心如磐,“这次任务,最重要的就是以零失误、零差错为标准完成好本职工作”。
此次乘组三人分别是飞行员和工程师出身,陈冬表示对团队充满信心。“我们乘组经过长时间的组队训练,彼此间非常了解,默契十足。”陈冬自信地表示,团队既展示出飞行员精准的操控能力和敏锐的思维,又展示出工程师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我们三人勤奋、坚韧、细致、团结,为任务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按照计划安排,这次任务会有复杂的出舱活动,精细的实验操作和日常的维护维修等挑战。对此,陈冬表示,乘组将秉承“地面多备几手,太空才能得心应手;地面拼尽全力,太空才能应对有力”的理念,做到所有训练时间有保证、内容有保证、效果有保证,“我们对圆满完成任务充满必胜信心!”
陈中瑞:逐梦九天,不负韶华
“我曾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守卫着祖国的蓝天,深深地感受到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带给我们无限的自豪。有时候,我也想着能飞得高一些、再高一些,冲出大气层,去领略浩瀚的太空。”谈及如何一步步实现飞天梦想,即将首次飞上太空的陈中瑞眉眼间写满了坚毅,“当选拔航天员的消息传来时,我毫不犹豫报了名。”
2020年9月,陈中瑞成功入选我国第三批航天员,开启了为国出征、筑梦九天的征程。在现场,陈中瑞坦言,刚开始与团队一起训练的时候,还是有些紧张,也有压力,“毕竟指令长已经是第三次飞行了”。
作为乘组的一员,陈中瑞表示,将在指令长的带领下,调整好状态,尽快适应太空的失重环境,特别是以多掌握一点技能就多一点安全、多学习一点知识就多一分保险的心态,向神舟十九号乘组虚心学习、主动请教,完成好空间站出舱活动、日常运营维护、设备物资管理、空间科学实验等任务,为航天强国、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心怀苍穹,脚踏实地;逐梦九天,不负韶华。我会全力以赴,坚决完成任务,再次把航天人的荣耀写满太空!”陈中瑞坚定地说。
王杰:脚踏实地,心向星辰
作为首位执行任务的内蒙古籍航天员,见面会上,王杰与记者们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2003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王杰的家乡内蒙古顺利着陆,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感觉航天员很神秘、很神圣。自此,我对航天产生了憧憬”。
王杰大学毕业后就进入航天院所,成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后来又参加选拔成为第三批航天员。为了能够早日飞天圆梦,从基础理论学习到航天专业学习,他“训练的每一天都不敢放松,考试的每一分都不敢放过”。
脚踏实地,心向星辰。如今,王杰即将迎来自己的首飞。“感谢新时代,让我们每个人有梦可追、追梦可成!”他说。
谈及此次飞行任务,王杰表示,这次飞行任务很繁重,挑战也很严峻。进入任务强化训练阶段,乘组按照零失误、零差错的目标进行了精心、精细、全面的准备。
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王杰主要负责平台照料、设备维护维修、应急故障处理,以及失重防护新技术、人机协同等空间科学实验项目。在现场,他信心满满地表示:“相信在指令长的带领下、在地面科研人员的全力支持下,我们乘组一定能以昂扬的状态、密切的配合、精准的操作,管好用好维护好我们的‘太空家园’。”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24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