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致敬劳动者】
光明日报记者 李建斌 杨 珏 光明日报通讯员 郭焱珺
“节日期间,生产不能有一丝懈怠,安全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5月1日清晨,中铁十七局雄忻高铁山西段忻府轨枕厂内一片繁忙景象。试验员关改玉一边叮嘱同事,一边快步走向智能检测系统操作台。
在轰鸣的机器声中,双块式无砟轨枕自动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智慧化“机器人”有条不紊地推动一根根轨枕下线。关改玉半蹲在刚生产出来的轨枕旁,指尖在智能检测平板上快速滑动,AI算法结合高清图像,对轨枕表面纹理进行实时分析,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缺陷。
面对雄忻高铁53万根轨枕的检测任务,关改玉将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理论基础与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带领团队研发出“双块式轨枕智能检测系统”,突破了传统检测效率及精度制约,让轨枕产量从1500根/天提升至2000根/天,刷新行业纪录。
在雄忻高铁的另一重要工程五台山机场特大桥施工现场,巨大的架梁机矗立在桥墩之上。项目经理郝玉强介绍:“我们引入数字技术与智能建造手段,对传统工艺进行优化升级,加快推进了工程建设进度,筑牢安全质量双防线。”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02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