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致敬劳动者】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学鹏
5月的大兴安岭,室外温度仍在零摄氏度以下。早上7时许,在黑龙江滨洲铁路472公里涵洞内,桥隧工郭思乾蜷缩着身体挥舞铁钎,砸在冰上。
郭思乾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工务段扎兰屯桥隧养修工区的桥隧工。这个班组负责滨洲铁路60座桥梁、上百座涵洞的检修任务。“五一”假期期间,随着运输繁忙,郭思乾和8名工友的检修作业量增加了一倍。
“铁路线沿着大兴安岭山脉铺设,山上的涎流水沉积到涵洞内,铁路线就会冻胀,对运输安全带来影响,所以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刨冰作业。”郭思乾吐出蹦进嘴里的冰碴,继续抡起了铁钎。
“涵洞连接处有缝隙!”桥隧工李乐乐喊道。郭思乾扔下铁钎爬了进去。
“涵洞由管节相连接,一旦中间拉开缝隙,路基的土和砟石就会漏进来,会影响涵洞排水,我们把钢板胀圈顶在缝隙处,相当于给缝隙贴一个‘创可贴’。”郭思乾说。
“有的涵洞年代久了,内部连接处和外部墙体会开裂,得用水泥补上,不然到了雨季,涵洞里也跟着下雨。”涵洞外,35岁的工长鲁小桐正整修护坡和边墙……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06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