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论坛·温故】
作者:邵芳强(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七七事变”纪念日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八路军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在与馆内青少年学生和工作人员亲切交流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88年前的今天发生的‘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起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到这里来就是接受精神洗礼。广大青少年生逢其时,要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一》,原文是“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意思是说过去的事情不能忘记,它可作为以后行事的借鉴。重视经验、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经验和一贯主张。“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发动全面侵略战争的开始,虽然硝烟早已散去,山河早已无恙,但卢沟桥的枪声仍不时回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耳侧。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古语,意在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前事不能忘,又怎敢忘。卢沟桥的炮声是唤醒全民族抗战的号角,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即发出通电,向全国人民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响亮地提出了“坚决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的一寸土地”“誓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的豪迈口号。长城内外,江南水乡,黄河之畔,整个中华大地燃起了抗日的怒火。在抗日战争这场关乎民族命运生死存亡的激战中,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肩负起力挽狂澜的重任。在这场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中,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英勇奋战,成为东方战场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太平盛世的今天,当我们再度回望那段血色岁月,要看到屈辱和苦难,更要看到一个民族在绝境中的觉醒与奋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是我们对当年为维护人类自由、正义、和平而牺牲的英灵、对惨遭屠杀的无辜亡灵的最好纪念。”中国人民用鲜血换来深刻启示,分裂的民族难以抵御外侮,落后的国家必然遭受欺凌,我们必须以史为鉴,珍视和平,维护团结,坚持发展。
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是追求和平的力量对发动侵略战争的军国主义势力的正义之战、和平之战、进步之战。能战方能止战,赢得和平必须赢得战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欲达此目的,便须决一死战,便须准备着一切牺牲,坚持到底,不达目的,决不停止。”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国人民从不惹事,更不怕事,任何威胁施压都撼不动14亿人的众志成城,挡不住民族复兴的历史步伐。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展示威武之师,展示中国有能力捍卫和平,有能力走和平发展之路,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
一寸山河一寸血,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比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更加懂得和平、更加珍视和平。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我们从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只信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中国始终主张尊重历史,与邻友善,追求合作共赢,同各方力量携手前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反对霸权强权,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持用对话解决争端。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变乱交织的世界带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中国正用行动证明:和平发展是正道,更是各国共同未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14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