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文化周末:边城买书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文化周末:边城买书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01 04: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刘益善

  翻查资料,从书架上找出《宋人轶事汇编》上中下三本,中华书局1981年9月出版,32开本,38.25印张,69.6万字。我把印张和字数说得这么清楚,是因为这三本厚厚的书,定价仅3.55元。如果是现在,没有二百元是买不到的。

  这是一套可供收藏的书,由近人丁传靖从宋元明清的五百余种著述中辑录六百余人的材料编成。搜辑的宋人事迹,是正史之外的传闻和故事,比起正史,更加生动活泼,对研究宋代历史和宋代人物,有比较大的价值。

  我想起了买这套书的经过。

  1986年我随十来位湖北青年作家到湘西采风。晚上9点半我们才到达花垣县茶峒公社,沈从文的《边城》写的就是这里。湖南这边没有旅社,我们找到了公社的书记,他派人把我们送到河对岸住宿,那里是四川境内。

  我们在旅社住了一晚,早上起来查了查,这边是四川省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洪安乡,与洪安紧邻的是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河对岸则是湖南省花垣县——真正是一脚踏三省的地方。

  我们昨晚过的河就是《边城》中的白河,翠翠和爷爷在这里以摆渡为生。它又叫“清水江”,出花垣县流入酉水。四川在河西,湖南在河东。我们拎了行李,登上渡船,从河西渡到河东。河中间有一块地,长满了树与草,陪同我们的湖南朋友说,解放前这里是三省不管的地方,现在叫“友谊洲”,由四川省管辖。

  我们在公社文化站开设的餐馆里吃了早饭,辣椒很辣。餐馆的主人姓吴,爱好文学,听说我们都是作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饭后,他主动当向导,带我们到白河边上游览。电影《边城》拍完后,那些搭建的景观都还保留着,成为游人的游览景点。我们看了翠翠的村庄,看了吊脚楼,产生了无限遐想。

  沿着河走了一段,我们就到茶峒的街上转悠。街很小,民风淳朴,这里的人很纯粹、善良。

  我在小街上看到了一家书店,门面小,书也不多。其他人没有停留,他们可能想,这里的书店能有什么有价值的书?我没有随他们逛街,一个人钻了进去。

  书店只有一面墙壁摆着书,另一面墙壁则摆着各种小商品,也就是说,这个书店兼营小百货。店里有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悠闲地用长杆烟筒抽烟。他笑着欢迎我,我朝他点点头,就走到书架边上看书。

  书架上基本都是与时令有关的书,还有乡村需要的农业科普书,那时的基层书店基本都是这样,我有些失望。正准备离开时,还是朝最底下的那一层格子看了看,那里有一些看起来有些旧的书。我蹲下去开始翻起来,发现了一套《宋人轶事汇编》,共上中下三本,我拿出来放在一边。继续翻,又找到一本《橡皮》和一本《傻瓜吉姆佩尔》。我毫不犹豫地掏钱把五本书买下来,它们给我此次湘西之行的行李增添了重量,但也给我的知识积累增加了分量,这是我十分乐意的。

  我拿着书回到同伴们身边,几个人看见了,立即奔向小书店。他们后来也都买了几本书,但都是可买可不买的。最懊恼的是於可训兄,他看到了我买的《宋人轶事汇编》,立即赶去书店也想买一套,那个抽烟的男子说,没有了,这书我们只进了一套,卖了五年,一直没有卖出去,如果还没人买,我们就要作旧书处理了,几分钱一斤卖废品。於可训兄如今是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桃李满天下,他后来肯定在其他地方买到了《宋人轶事汇编》。

  我抚摸着已经有些发黄的《宋人轶事汇编》,回想与这套书的相遇,心里暖暖的,这是一种缘分。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1日 15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