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鲁元珍
夏日的海滩上阳光明媚,孩子们三五成群,一起堆沙堡;郊外的房车营地,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奔跑,家长们忙着准备烧烤食材……如何陪孩子度过快乐的暑假?亲子游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暑假,亲子游市场迎来了出游高峰,各地知名景区、博物馆、主题乐园都多了不少孩子的身影。无论是山野避暑、自然探秘,还是文化研学、非遗手作,家长与孩子共同享受着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精彩旅程。
暑假亲子游市场快速升温
河北磁县杰里科动物农场,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有的孩子在小心翼翼地给小鹿、羊驼投喂食物,有的孩子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认真清除杂草,体验劳动的乐趣。“孩子们在这里化身小小饲养员,与小动物亲密接触,参与有趣的游戏,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农场工作人员说。
黑龙江哈尔滨松花江一处江面,游客在体验摩托艇项目。新华社发
暑假期间,各地主题乐园、游乐园里的孩子明显多起来了。“我的两个儿子都是乐高迷,听说上海新开了乐高乐园,我们特意带他们来看看。”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大门前,来自浙江杭州的吴先生一家四口准备在乐园里玩一整天,周围有很多和他们一样带孩子的家庭,一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夏日的热浪,阻挡不了亲子家庭出游的热情。从动物农场的“亲密接触”,到主题乐园的“趣味之旅”,从博物馆里的“知识探索”,到山水园林的“诗意栖居”,不同类型的亲子游产品为家庭游客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多家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亲子订单占比已突破40%,成为拉动家庭出行增长的核心力量。北京亲子类项目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超200%,涵盖研学、非遗、科技体验等高互动项目的“沉浸式亲子游”成为最受欢迎的选择。
“暑期亲子家庭出游需求持续升温,从平台数据来看,近一周国内亲子游目的地的关注度和订单量呈现显著增长,其中滨海避暑与西部自然探索成为两大核心主题。”携程旅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小众文化目的地因特色体验吸引亲子家庭,亲子游呈现‘研学+休闲’相融合的趋势。”
今年暑假,“躺平式遛娃”的度假方式火起来了,酒店变成亲子度假的“主场”。近日,家住上海的朱华女士带着孩子来到郊区一家亲子主题酒店,酒店有室内游乐园供孩子玩耍,家长则可以在一旁喝咖啡、做SPA,享受假期。“海洋球池、滑梯、旋转木马等设施应有尽有,工作人员还会陪宝宝玩,态度亲切又有耐心。”朱华说,不用排长队、赶景点,这次旅行很舒适。
北京的高先生选择带着家人自驾游,住进近郊乡村的一家民宿,感受乡村田园乐趣。民宿管家陈熙说:“今年暑假房间预订异常火爆,尤其是带独立儿童房的房型非常紧俏,很多家庭一住就是三四晚,白天溯溪、徒步,到农场采摘,晚上观星、烧烤,参加篝火晚会,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当前,亲子家庭已经成为国内出游的主力客群之一。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家庭旅游市场需求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家庭游市场已突破万亿元大关,76.1%的旅游者选择孩子作为出游同伴。无论是走进大自然,奔跑在乡间田野,还是走进景区、博物馆增长见识,一起旅行的时光充满了温情与童趣,也将带给孩子难以忘怀的成长记忆。
四川眉山,家长和孩子在参加“六一”亲子跑活动。新华社发
寓教于乐为亲子时光增色
如今,亲子游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出门遛娃,随着80后、90后父母成为亲子游主力客群,其消费需求也更趋于多样化、个性化。
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多了许多稚嫩的提问声和轻柔的讲解声。“你看这个纹饰,是不是很像我们书上见过的?”何女士指着玻璃展柜里的青铜器,细心地给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讲解一个个文物及其背后的历史。
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里,一个有20多人的亲子小团格外引人注目。孩子们头戴防晒帽,围着专业讲解员,认真聆听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并在指导下尝试临摹简单的敦煌壁画纹样。“今年主打历史文化和自然探索的西北亲子研学线路特别火爆。家长不仅希望孩子看到壮丽的自然风光,更希望他们在行走中学习知识、开阔眼界。”组织这次活动的研学机构负责人介绍。
“如今,传统的观光式旅游已无法满足家庭对寓教于乐的期待,家长倾向于带孩子边游边学,通过旅行增长见识,理解科技时代的前沿变化,这为不少文化旅游景点、博物馆、科技馆带来了更高热度。”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表示。
从亲子游产品上看,知识型、科技型、体验式、研学式旅游更受欢迎,特别是注重动手体验的“亲子游+非遗”项目深受孩子们喜爱。在安徽六安的非遗工坊里,跟老师傅学习制作一把油纸伞;在上海松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体验皮影戏非遗技艺;在江西景德镇,孩子们满手陶泥,认真制作属于自己的陶瓷器……传统文化以更有趣的形式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自然科普与探索、运动类旅游产品是亲子游市场黑马。不少家长带孩子走近大自然,通过趣味探索,让生态自然空间变成孩子们的研学课堂。近日,家住广东的李蕾为女儿报了一个云南西双版纳的研学亲子夏令营,跟着专业导师探索雨林植物和昆虫的奥秘。“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无论是徒步拉练,还是跟着老师夜探雨林、观察昆虫,都是在课堂上无法经历的。”她对记者说。
“妈妈,壶口瀑布比课本上写的还要壮观!”初二的孙晓琪和妈妈一同站在壶口瀑布前,被眼前翻滚奔腾的黄河水深深震撼。近年来,“跟着课本去旅行”成为家长带孩子增长见识的“潮流玩法”,亲身探访颐和园、壶口瀑布、都江堰等课本中提及的景点,去江西感受《望庐山瀑布》所描述的雄奇险秀,到杭州感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西湖美景,在绍兴漫步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课本中描述的字句成为眼前的风景,学生们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与课文作者的情感共鸣。
在云南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家长和孩子体验竹筏划船。新华社发
在亲子元素上做足功课
“旅游不但能让大人孩子都得到放松,还拉近了亲子关系,这次出来玩真是太值了。”来自湖北的严女士近日特意请了年假,陪着女儿乐乐来山东青岛旅游,看她心心念念的大海。从一起收拾行李、一起制定旅游计划,到旅游过程中敞开心扉的交流,都给她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亲子游火热的背后,是家长旅游观念的转变。亲子游不但能让孩子提升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也成为越来越多家长拉近与孩子心灵距离的纽带。
然而,在亲子游火热的同时,其存在的产品同质化、亲子元素缺乏等问题也一直饱受诟病。如部分旅行社和机构推出的亲子游产品大同小异,乐园游、海洋馆、博物馆等线路占了多数;长线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仅仅是将常规线路进行了简单包装,其中亲子相关内容并不突出。
一些价格上的“陷阱”同样引起了家长的不满。如有些商家利用家长舍得为孩子花钱的心理,打着“亲子游”的旗号将产品价格定得过高。
“这上面虽然写着亲子游,可是也没看出来有哪些适合孩子的内容,而且价格不便宜。”在四川成都的一家旅行社门店,张女士拿着宣传册仔细研究过后感到非常困惑,本来想带孩子报亲子旅游团的她打起了退堂鼓。
不久前,李先生在旅游平台上报了一个西北环线5日游亲子团,带着孩子从青海、甘肃跟车一路游览下来,“打卡”了茶卡盐湖、嘉峪关、敦煌莫高窟等多个景点,同时也疲惫不堪。他向记者抱怨,亲子游产品更需要一些适合孩子的项目和服务,“应该多考虑孩子的体力和需求,增加能引起孩子兴趣的活动,带小孩旅游,餐厅、酒店都应该和普通团有所区别。”
“产品同质化、亲子特性不明显等问题突出,关键原因在于专业亲子游设计人员、带团人员稀缺,亲子游产品丰富度不够。”金准认为,亲子游在亲子元素上做足功课,要对产品进行进一步创新和拓展。要深入探索亲子游与科技、教育的结合方式,提升亲子游的知识附加值,把亲子游进一步做深。同时要拓展亲子体验的维度和广度,从以看、听、走为主的亲子游转向更多感官、更多维度的体验,将文、农、商、科等领域的前沿成就融入亲子游,形成更丰富的产品。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马晓龙指出,要进一步提升亲子类跟团游产品的服务水平,设计有特色、有互动、符合孩子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游玩内容。同时进一步规范亲子游市场秩序,完善政策法规与行业标准,建立价格监管机制,加大对价格违法行为的执法打击力度,促进亲子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游客在新疆昭苏县伊昭公路沿线游玩。新华社发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5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