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四川成都青羊区:政策精准支撑 培养“AI明日之星”企业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四川成都青羊区:政策精准支撑 培养“AI明日之星”企业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07 03: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手术室内,成都一家精准医疗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田广野穿着手术服坐在电脑前,屏息凝神,根据主刀医生的指令操控AI系统,为手术“精准制导”。

  “这台手术的复杂程度相当高,可以说是如履薄冰。”田广野说,患者的右肾肾门处发现一个肿瘤,被几根血管紧紧包裹且产生了粘连,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血管破裂,引起腹腔出血,阻碍手术视野,导致手术失败。

  AI的加持,使这台手术的复杂程度大为降低——手术前,AI系统已将患者肾脏组织构建成三维模型,形成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该系统将血管透明化处理,保证手术视野,为医生提供有力的辅助。4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

  为手术提供AI赋能的这家精准医疗科技公司,是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的初创企业。“初创时期,要资金缺资金,要市场缺市场,要上下游缺上下游……”回首一年多的发展历程,董事长程宇生十分感慨,“好在成都青羊区各级部门、金融机构、国有企业为我们提供了精准支撑。”

  今年3月,成都发布《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力争今年成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300亿元、增速超过30%,加速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并出台系列配套支持政策。

  “按照工作要点,成都市将从园区、项目、生态等多个方面发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青羊区新经济和科技局新经济发展科科长龚福春如数家珍——打造高品质特色产业园,建设产业创新联合体,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AI三要素”,培育“‘AI明日之星’企业”,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当前,青羊区正抢抓机遇,用好用足政策,着力为人工智能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支撑。

  “为实现精准支撑,我们先用上人工智能。”龚福春说,青羊区打造企业智慧服务平台“青园慧”,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精准发现“谁需要支持,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并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精准,首先体现为发力方向上的精准。”龚福春说,人工智能企业大都是智力密集而轻资产的企业,人才和融资是他们面临的普遍难题,这也是青羊区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发力方向。青羊区精准用力,夯实金融支撑,加强人才供给,为“‘AI明日之星’企业”发展垫厚基础。

  “精准,还要准确把握企业的市场需求,为创新产品找市场。”龚福春介绍,人工智能产品往往是超前的,需要开拓全新市场。青羊区在生产、生活、城市治理等领域挖掘需求,为人工智能创造应用场景,扩大其产品市场需求,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在这里,人工智能不只是产业方向,更是优化治理、赋能发展的强大引擎。

  系列精准支撑政策,让前述精准医疗科技公司及时获得融资支持,团队也从10余人发展到30多人。截至目前,其自主研发的AI产品,已走进20多家医院,辅助200多台手术。这些AI产品,使复杂手术的门槛大为降低,不仅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还能通过医疗资源下沉,为患者节省就医时间和开销。

  良好的发展生态,吸引着人工智能企业正加速向成都青羊区聚集——2024年,青羊区新增人工智能入库企业3家,相关产业营收规模约700亿元,人工智能核心业务收入约30亿元,同比增长15%。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7日 05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