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山东日照岚山区:打造小城最温暖的底色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山东日照岚山区:打造小城最温暖的底色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08 04: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李志臣 光明日报通讯员 姚文凤

  今年夏天,在地处黄海之滨的山东日照岚山区,3名刚结束中考的学生果断砸开车窗,救出被锁车内孩子的事迹在全网传播。而在去年,在哈尔滨读大学的岚山学子孟祥一热心救助网约车司机,紧急时刻挽回一条生命的消息也同样震撼了全网。他们的一个动作,成为人间大爱的生动注脚,也成为人生答卷上最美的答案。

  紧要关头、果断出手,热心救人、屡成“顶流”。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题”面前何以表现得如此从容、温暖?

  砸破车窗的韩昊洋等人表示,“别人有困难或危险,伸手相助是我们应该做的”。

  “举手之劳的事。他突发疾病,我把他送到医院去,就好像扶老奶奶过马路一样。”面对赞誉和关注,救下网约车司机的孟祥一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

  孩子们做出的这一件件“平常事”,折射的正是日照市岚山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近年来,围绕全环境立德树人,岚山区将各级文明校园作为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全面开展心理健康、励志故事、爱国主义教育等20余项主题活动。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完善学校各类活动阵地,凸显榜样作用,每年评选区级“美德少年”和“新时代好少年”等典型人物,推动“家、校、社”协作,形成一体化育人格局。

  岚山区同时创新开展“十礼‘童’行”育人品牌活动,选树《“耕海”劳动思政课,结出“海味”劳动教育硕果》等12项优秀案例,引导青少年关注心灵、关爱自己和他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岚山区还在全社会积极推进“美德+信用”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美德信用我先行”“美德信用进机关·文明风尚入人心”活动等,创新打造首批10处“好人工作室”。推行“积分评价+星级管理”模式,让群众可凭美德信用积分兑换日用百货、金融服务、减免物业费等,积极引导、营造文明向上、爱心奔涌的社会环境。

  为深入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岚山区还按照“一院一品、建管结合”的思路,打造“小梨园”“福祥”“石绘”等特色“文化小院”70余处。建立1200余人的“文化人才库”,以“文艺文化小分队”的形式深入“文化小院”,联合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群众精神文明不断提升。

  2024年,拾金不昧的七旬环卫工人王仲田,20年不涨价的5元乡村理发店“老板”宋常君先后入选“中国好人”榜。今年,热心传承、弘扬岚山渔民号子的杨洪永,敬业奉献、奋力创新的技术工人成文又分别入选2025年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中国好人”候选人榜单。榜样人物的频繁涌现,有力诠释了岚山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鲜活实践。

  打通落细落小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再是抽象的标语,而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岚山实践。截至目前,该区涌现出中国好人23名、山东好人96名、省级道德模范4名、市级道德模范47名、“实诚日照人”59名,推动道德风尚持续提升。

  在岚山,道德之光深植于山海肌理,涌动在市井烟火,成为这座小城最温暖的底色,也为思想道德建设注入了磅礴动能,构筑起这座小城的精神高地。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8日 02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