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坚守三尺讲台 深耕军事法学——记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教授傅达林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坚守三尺讲台 深耕军事法学——记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教授傅达林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12 03: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

  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光明日报通讯员 孙锐

  眼睛明亮深邃,举止斯文儒雅,在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课堂上的傅达林教授,娴熟的表达和精到的讲授充满激情和活力,令在场学员无不叹服。

  “20余年的军旅生涯,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傅达林说,这些年他始终牢记自己的3个身份:作为一名党员,始终把个人理想信念熔铸到对党和事业的担当作为中;作为一名教员,始终扎根三尺讲台唱响依法治军的强军战歌;作为一名专业系主任,始终培养造就担当强军重任的法治先锋。

  1997年,高考成绩位列全县文科第一的傅达林,毅然选择了军校——原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毕业后他留校成为一名军校教员。“我热爱军法事业,愿意用自己所学,成为一名依法治军的‘践行者’。”傅达林说。

  正是凭着对军事法学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这些年来,傅达林完成了30余项重大课题,参与20多部军事法律法规起草修改,出版教材专著12部,研究成果获全军性奖项9项、战区级奖项20余项。

  一次部队调研曾让傅达林刻骨铭心。2018年,刚担任系主任的傅达林,带领几个教研室主任到海军某舰艇部队调研。按照以往经验,官兵涉法纠纷是热点。为此,他们行前做足了功课。没想到,这次却“押错了题”。

  “当时真的是如芒在背啊!”时隔多年,傅达林仍清晰记得当时的情形——“遇到海盗能不能开枪”“抓到的海盗是捕是放”“遇到他国军舰‘邀请’我共同执法该如何回应”……面对部队遂行护航任务中可能碰到的种种法律难题,他这位深耕军事法学专业多年的“兵教员”一下子被问住了,满肚子法学理论却难以回应官兵的实际关切。那一刻,他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也找准了突破的方向。

  “光讲理论、光讲规则,光坐在书斋里研究战争法,已经满足不了部队鲜活的实践需求,特色新兴学科必须向战而行。”从那时开始,傅达林就在谋划一盘“棋”。第一枚“棋子”,就落在“军事行动法”上。

  2018年,傅达林着手开设军事行动法律保障的课程和研究,聚焦重点方向军事行动任务进行集智攻关。随着实践积累的日益深厚,“军事行动法”这一军事法新部门的体系化建构也全面推开。他筹划举办“军事行动法律保障”研讨会,在广泛调研与合作的基础上着手编制系列军事行动法律手册,建设军事行动法律保障智能辅助系统,研发全军首个基于强军网运行的智能机器人“军小法”,打造国内最齐全的国际军事法数据库。

  从落子“军事行动法”,到谋划“战时军事法”,再到瞄准“新领域军事法”,傅达林在建构新时代军事法学征途上破浪前行。

  聚焦备战打仗,傅达林积极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从课堂革命开始,从规则转向运用,把教员推向任务场。他面向全军司法机关建立全面协作关系,打造军事法治战时强训教学体系。

  在傅达林的带动下,张朝晖教授讲授的军事法研究相关课程成为深受研究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唐觅讲师牵头赴不同方向收集整理战时军事法案例,在此基础上开发实案教学系统……调整组建以来,系里共孵化科研成果700余项,11项成果获军队级教学科研成果奖。

  谈及未来,傅达林信心满满:“培养出更多能担当强军重任的法治人才,是我不变的追求。”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2日 04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