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共同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共同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17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龚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8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巴西总统卢拉通电话。习近平主席表示,“各国应团结起来,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全球南方国家应携手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卢拉赞赏中国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规则,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作用,卢拉表示巴方愿同中方加强在金砖等多边机制中的沟通协调,反对单边霸凌行径,维护各国共同利益。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急剧增多。随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日益加剧,全球治理失序失效加重,现有治理体系的代表性、包容性不足问题日益突出,不公正、不合理、不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现行国际体系与秩序的核心理念是多边主义。中国是多边主义的践行者、推动者、引领者,倡导各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全球南方的群体性崛起和国际力量对比日趋均衡,进一步巩固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和携手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的物质基础。作为全球南方的天然成员,中国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始终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高举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凝聚全球南方力量,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平等中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尤其是2025年以来,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丛林法则空前肆虐的国际形势,中国团结全球南方国家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上汇聚起更强大合力,更加反衬出所谓以“小圈子”“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为包装的伪多边主义的迷惑性和欺骗性。

  推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赋予了全球治理新的价值理念,引领了真正的多边主义。

  2025年以来,中国携手周边和发展中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周边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强调要聚焦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同周边国家建设好共同家园,推进各国的共同现代化。会议结束后,习近平主席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中国同越南一致确认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同马来西亚宣布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同柬埔寨宣布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中国同缅甸一致同意继续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弘扬万隆精神,推动中缅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

  中国-拉共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以“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系统总结了中拉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宣布启动团结、发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明确了方向。2025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中国宣布进一步扩大对非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为中非双方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国同中亚五国已实现双边层面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覆盖,六国元首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共同签署了《阿斯塔纳宣言》,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合作提供新型多边公共产品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关键在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这不仅要求改革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现有多边机制,更呼唤新的更普惠包容的多边机制和平台。

  2025年是由中国倡议设立、57国共同创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成立10周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全球发展援助资金规模明显下降,亟须增量资金投入。亚投行为赋能全球南方、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提供了新型平台。10年来,亚投行成员数量从57个增加至110个,覆盖世界81%的人口和全球65%的GDP,审核批准超300个项目,融资总额超600亿美元,带动超2000亿美元基建投入,惠及38个亚洲域内外成员。亚投行是目前全球唯一以发展中国家为大股东、发达国家是小股东的多边开发机构,其项目除了聚焦亚洲,还分布在非洲、拉美等地区,有力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亚投行还印证了真正的多边主义的旺盛生命力:其合作伙伴范围广泛,涵括世界银行集团、亚洲开发银行以及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和开发伙伴、私营部门等;其工作方式开放包容,发展中国家成员与发达国家成员、大股东和小股东协力共事,以共识为导向开展合作。

  2022年,中国与近20个立场相近国家共同发起建立国际调解院倡议。2025年5月,《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签署仪式在中国香港举行,近60个国家和联合国等约20个国际组织派高级别代表共同见证这一全球治理领域的重要时刻。国际调解院着眼于调解定分止争,将成为全球首个专门通过调解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法律组织,是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的重要机制,是对现有机构和争端解决方式的有益补充,也将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一个新平台。国际调解院的首批参与国以亚非拉国家为主,包含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老挝、柬埔寨、塞尔维亚、白俄罗斯、苏丹、阿尔及利亚、吉布提等国。国际调解院有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将推动法治领域全球治理向更公正、更合理方向发展,共同为高效和平化解国际纠纷提供更多选择和途径。

  团结维护国际体系和多边贸易体制

  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近年来,一些国家动辄大搞单边主义、霸凌主义、毁约退群、背信弃义,严重破坏多边合作,严重冲击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威胁广大中小国家安身立命之本。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指出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我们越要坚持和维护联合国权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持续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今年以来,个别国家向全世界大肆滥挥关税大棒,致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空前危机,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空前挑战,更给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外部环境蒙上巨大阴影。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指出,多边主义是解决世界面临困难挑战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面对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保护主义的极端压榨,中国携手全球南方国家在团结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上共同发出更强音。《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联合声明》重申愿在《联合国宪章》阐明的基本原则指引下进一步促进三方关系,强调区域主义和多边主义,并强调三方认识到需要增强对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阿斯塔纳宣言》强调各方将坚定维护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关键作用,以及各方致力于巩固以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里约热内卢宣言》强调,各方重申致力于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重申对多边主义的承诺,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对单边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上升表示严重关切,这些措施扭曲贸易并违反世贸组织规则。随着全球南方政治觉醒和团结自强的决心更为坚定,中国携手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的行动也将更加有力。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7日 08版)

[ 责编:任子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