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人民需要这样的科学家⑳】为祖国山河立言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人民需要这样的科学家⑳】为祖国山河立言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17 04: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人民需要这样的科学家⑳】

  光明日报记者 金振娅

  “科学家要敢于挑战权威,更要为祖国山河立言!”植物学家张宏达曾这样说。

  对张宏达而言,这,也是他毕生学术坚守的初心!

【人民需要这样的科学家⑳】为祖国山河立言

张宏达在工作中。中国科协供图

  踏遍千山、精研万木!抗战时期,随校辗转粤北、云南,一路坚持采集植物标本;1947年,冒险赴西沙群岛考察,发表我国首部《西沙群岛植被》研究,以科研成果宣示国家主权;对鼎湖山植物群落的系统调查,1956年直接推动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的诞生;71岁攀上喜马拉雅山南坡考察植被和区系,76岁越过海拔3800米的当金山,穿越柴达木盆地……

  学术生涯70余载,他的足迹跨越三大自然带,收集了4万余号标本,为华夏植物写下最恢宏的“家谱”!在张宏达看来,“中国植物宝库何其丰饶,我们不去研究、命名,难道还要等外国人来替我们说吗?”

  叶片茸毛和花序的排列,在他人看来似乎没啥不同,但张宏达却能慧眼识物,分辨毫厘,先后建立了7个植物新属,近400个植物新种!

  “多瓣核果茶和石笔木属植物种子形态虽相似,却以不裂的果皮相区别;猪血木与柃属植物相似,但何曾有人注意到它的花不是单性异株而是两性花呢!”

  中山大学教授叶创兴每每提及恩师都感佩不已:“在平常中看出不平常,在相似中看出差异,这正是先生的过人之处!”

  据叶创兴统计,在分类学领域,从植物志到树木志,先生先后对17个科进行过研究,其中投入最多精力,研究最为精到,产生最多成果的,无疑是山茶科。

  “山茶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中国的植物学家最有条件也最有义务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张宏达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普洱茶,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也是世人喜爱的茶种之一。其原产地曾一度被认为在别国。但是,张宏达不这么认为。

  “它的起源地应该在中国!”凭借在植物分类学领域的深厚造诣,以及对我国植物资源的了解,张宏达坚定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张宏达深入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的多个茶山区。与茶农深交,广泛采集大量植物标本并进行细致比对,逐渐揭示出中国西南某些地区普洱茶独有的植物学和化学特性,证实其发源地位于中国云南省的大叶茶树种植区域,并将它的中文名定为普洱茶。

  这一学术成果不仅纠正了国际茶学界长期以来的误解,更为中国茶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说到茶,张宏达的另一大贡献也不得不提。“在数千年的茶叶发展史上,我们饮用的都是含咖啡因的茶。先生先知先觉,发现了不含咖啡因的可可茶和含有特殊生物碱的苦茶,让它们从荒山野岭的沉睡中苏醒过来。”每次说起,叶创兴都会对恩师心存敬意。

  不仅于此!在全球500余种茶科植物中,张宏达建立了3个新属,命名了217个新种,其中极度濒危种猪血木和濒危种圆籽荷,先后被列为国家一级和二级重点保护种类。

  何止于此!在植物系统与分类学、植物区系学和植物群落学等领域,张宏达都进行了奠基性的基础研究,对我国植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土地上的万千生灵,有多少尚未被人类真正认识。山河无言,张宏达以生命为其立言!

  历时45年,他与数百位植物学家一起编纂完成了中国植物“户口册”《中国植物志》。80卷126册,这部皇皇巨著凝结了几代中国植物人心血的著作,也是迄今为止全球体量最大的区域植物志。

  “他唤起了全世界对中国植物的注意!”曾担任《中国植物志》英文版美方主编的美国著名植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彼得·H·雷文如此评价张宏达,“他对植物学的贡献是深远而巨大的,尤其他是对华夏植物群——这个集中分布在中国的特殊亚洲植物群进行详细描述的第一人。”

  步入晚年,张宏达把目光投向了下一代。他深知,为山河立言绝非一人一世之功。张宏达常常告诫年轻学子,真正的“立言”,是科学真理的彰显,更是民族学术尊严的挺立。

  2016年冬,这位老人走完了102岁的生命历程。他的心血都给了中华大地上蓬勃挺立的植物,他一生都在为祖国山河立言!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7日 01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