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王海磬
8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马利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宋锐,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胡衡庐,国家民委副主任段毅君介绍“十四五”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关情况。
“我们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作用,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了广泛智慧和力量。”马利怀说。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马利怀表示:“我们着眼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不断完善知情明政、协商反馈等机制,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建言资政,为科学决策、有效施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马利怀介绍,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聚焦“十四五”规划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5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等10个主题开展重点考察调研,提出意见建议400余件,为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有力参考。同时,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深入开展民主监督,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为服务国家中心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2021年开始,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就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为期5年的专项民主监督工作。马利怀说,这是第一次对具有流域性特点的国家重大战略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监督。通过深度参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深化了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切身感受,巩固了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和价值得到了充分彰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平台,也为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制度和法治保障。宋锐表示,“十四五”时期,人大工作取得新的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宋锐介绍,党中央对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提出新要求,人大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先后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代表法、议事规则等,出台或修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监督、预算审查监督、经济工作监督等决定,建立听取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进一步提升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健全完善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夯实人大工作的民意基础。”宋锐说,2021年3月以来,共有127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收到40多万人次提出的119万条意见建议,其中很多意见建议得到了研究吸纳,体现在有关立法中。
一大批建言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
“十四五”时期,全国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积极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胡衡庐介绍,全国政协坚持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紧扣“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建言献策,共举办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等各类协商活动279场次,开展视察考察调研活动413项,提案立案25043件,收到信息来稿21.6万余篇,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政协信息2380余期,一大批建言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
5年来,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等共召开10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等召开10次专题协商会;围绕优化区域教育医疗资源配置、积极发展银发经济等召开57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和16次远程协商会。
“自2021年起,围绕‘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黑土地保护等10个方面重点任务,全国政协10个专门委员会分别聚焦一个主题,连续5年选择不同侧重点持续开展民主监督。”胡衡庐表示。
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十四五”以来,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了新台阶。段毅君介绍,配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的立法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写入了11部相关的法律,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提供法律支撑。国家民委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累计选树了956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示范单位。2024年,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表彰720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召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充分展现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近年来,国家民委和全国工商联共同开展“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段毅君说,主要目的是动员和引导广大民营企业积极有序参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十四五”期间,通过资金支持、产业引导、试点探索等多种方式,着力加快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有力有效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9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