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文化润疆 非遗添彩——聚焦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文化润疆 非遗添彩——聚焦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19 02: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韩业庭

  435个非遗代表性项目、383位传承人参加,活动规模创历年之最……8月15日至1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在新疆和田地区举办。本次展览展示活动不仅生动展示了非遗援疆、文化润疆的生动成果,还让人看到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生动实践。

  在活动主会场和田约特干故城,刚到北京馆门口,场馆里就传出阵阵的京剧唱腔声。走近一看,一个身着京剧戏服的维吾尔族小伙,正在跟一位京剧老师学习京剧。

  小伙叫伊力哈木·艾肯,今年18岁,是和田县的一名高三学生。伊力哈木·艾肯从小对京剧艺术有浓厚兴趣,自己买了很多京剧戏服和道具,可在表演上一直没有老师指导,只能跟着电视节目和手机里的视频学习。

  和田是北京对口支援地区。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演员李红艳听说了伊力哈木·艾肯的故事,专门收其为徒,这次还从北京来到和田现场指导他学唱京剧。

  “京剧台步以‌八字步‌和‌丁字步‌为基本形态,八字步要求两脚跟靠拢、脚尖外展约30厘米,体现文官或长者的稳重,丁字步则需一脚跟紧贴另一脚窝,多用于武生角色,展现精神抖擞……‌‌”李红艳一边讲解,一边示范。

  “电视节目和手机视频里,演员的腿脚都被戏服挡住了,我一直不明白京剧的台步是怎么走的,李老师的现场教学,让我一下子茅塞顿开。”伊力哈木·艾肯高兴地说。

  山西繁峙刺绣以花色繁多、色彩艳丽而闻名。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是山西省对口支援地区。在文化援疆过程中,山西有关单位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106团10连建立专项合作,将晋绣技艺系统化传授给当地绣娘。

  “我们不仅传授晋绣的针法技巧,还传授开拓市场的一些秘诀。”山西民间绣活(繁峙刺绣)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贺志坚介绍,他们先后培训了30个绣娘,又通过这30个绣娘带动培训了200多个绣娘。如今,这些绣娘不仅熟练掌握晋绣技艺,还成立了合作社,平均每个绣娘每年增收2万多元,实现了“坐在炕头上,哄着娃,挣着钱,养着家”。

  此外,扬州与和田缔结为友好姐妹城市,共同创立“和田—扬州玉雕联营厂”。扬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江春源累计为和田培训玉雕师超百人,其中两名学员成为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吉林省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平氏浸膏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宸隆多次参与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义诊服务新疆当地群众千余人。

  在约特干故城展示活动现场,记者遇到一群前来参加非遗研学活动的孩子。孩子们身上的民族服饰透露出他们的少数民族身份。

  “你们是哪个民族的?”记者问。

  “中华民族!”孩子们的回答干脆利落、掷地有声。

  非遗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独特作用。新疆和田县文工团每年要下乡演出五六百场。最近几年,该团维吾尔族歌唱演员古丽努尔自学了京剧、豫剧、黄梅戏等传统戏曲,每次下乡演出都要唱上一段。“从刚开始听不懂,到后来慢慢了解,再到如今喜欢上。”古丽努尔告诉记者,很多基层的少数民族群众,通过传统戏曲了解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次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的很多展品都突出“美好生活、民族团结”主题,比如,北京市的景泰蓝制作技艺作品《风吹百合香》、福建省的厦门珠绣作品《福满家园》、山东省的淄博刻瓷作品《和合共生》等,传达出各省(区、市)与新疆和合共生、互鉴交流的美好寓意。展品前,各民族的参观者一边听介绍,一边频频点头,“民族团结”的信念深深地扎在了他们心底。

  与以往的非遗活动不同,此次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参加者除了非遗传承人、文化机构,还有很多科技企业,他们带来的不是非遗作品和产品,而是体验非遗的新场景、展示非遗的新空间。

  在展示活动现场,“AI智能民族服饰融合拍照一体机项目”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目光。参观者往摄像头前一站,AI会立刻生成兼具真实性与艺术性的民族风形象照,还支持扫码分享。该项目整合新疆艾德莱斯绸纹样、柯尔克孜族刺绣等十余项非遗元素,实现了非遗服饰“可穿戴化”传播。

  “精绝织梦”项目同样引人入胜。“精绝织梦”依托“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锦、艾德莱斯绸等传统纹样复刻数字织机,观众轻轻划动梭子,“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等织锦图案便立刻浮现在四周墙壁上,观众惊叹:数字技术让古老的图案活了起来。展厅地面的互动设计更让孩子们着迷,脚步所至,沙色花朵瞬间绽放又凋谢,仿佛踩过一片会呼吸的绿洲。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9日 09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