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自然华章 生命交响——祝大年的自然诗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自然华章 生命交响——祝大年的自然诗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24 06: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览事速递】

  “当清华园的玉兰年复一年地盛放,我们愈发理解‘生生不息’的文化意蕴;当《森林之歌》《玉兰花开》《鸢飞曲》入藏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祝大年的艺术生命亦在此延续。”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鲁晓波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推出的“聆听生命·森林之歌:祝大年的自然诗”艺术展,引领观众步入一场充满蓬勃生命力的“自然诗”之旅。

  作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工笔重彩、陶艺与壁画的开拓者,祝大年(1916-1995)的艺术创作根植于生活的沃土,成就超越时代。祝大年与张仃、庞薰琹、吴冠中等共同奠定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专业的基础。他早年留日研习陶艺,是新中国“建国瓷”的设计监制者,在工笔重彩与壁画领域成就尤为卓著。祝大年在1979年主持并监制完成首都机场大型陶瓷壁画《森林之歌》,融合绘画性、装饰性与工艺性,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这件巨制源于他带领学生赴西双版纳写生积累的数百幅素材,是个人艺术探索与教学实践的结晶,开现代壁画之先河。

自然华章 生命交响——祝大年的自然诗

  2021年,祝大年家属向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捐赠其绘画、手稿71件,含《森林之歌》《鸢飞曲》全套手稿及《玉兰花开》等重要作品,极大丰富了馆藏与研究资源。本次展览尝试突破传统编年式的线性回顾模式,而是以画家代表作为索引,通过“自然华章”“生命时序”“人间节律”三个板块,呈现艺术家在当代语境下的艺术探索及深度思考。

  祝大年的作品体现出他对生命力的深情礼赞、对和谐之美的极致追求,以及物我交融的创作状态。他的作品超越了简单的风景或静物描绘,而是画家“观天察地”后的心象结晶,是理解自然运行法则后所创造的独特视觉系统。他笔下葱郁的森林、盛放的玉兰、翱翔的风筝,是对宇宙磅礴生机与生命内在律动的深刻体悟与礼赞。他的工笔重彩作品,线条精密如织,色彩饱满绚烂,构图充满韵律,饱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展览引导观众“聆听”画面中自然与生命的交响,感受祝大年对宇宙万物深沉而炽热的敬畏与热爱。这不仅是对一位艺术先贤的致敬,更是一次与自然、生命对话的精神之旅。他的创作,彰显着“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的艺术真谛——唯有深植生活与传统的土壤,艺术之树方能长青不衰,枝繁叶茂。

  (杨弛宇整理)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24日 12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