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尚杰 王冰雅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婧
8月20日到24日,2025年兰州书展暨“书香黄河阅读周”成功举办。本届书展以“读者之城·书香兰州”为主题,主会场现场共展出图书两万余种、30万册,汇聚了全国300多家主流图书供应商的最新优质图书产品,并设有主题出版物、甘版图书、书香黄河等专题展位,吸引线上线下近20万次的读者参与。
推动全民阅读从“广泛”走向“纵深”
兰州体育馆坐落在明代容思书院旧址上,曾是甘肃有记载的最早私人书院。2025兰州书展的主会场就设在这里。
展位上整齐码放的书籍琳琅满目,展馆内人流如织,读者或驻足阅读,或交流探讨,或精心挑选。在结账处,消费者排起长队。
说起兰州,很多人都会想到一本杂志——《读者》。“我们坚持用‘读者’品牌赋能,持续深耕出版主业,聚力打造文化精品,推动全民阅读从‘广泛’走向‘纵深’。”读者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斌强在书展开幕式上说。
为了扩展全民阅读的影响力,本届书展采用“1+N”联动模式,在兰州体育馆主会场之外,于甘肃88家新华书店设立分会场,实现了省、市(州)、县(区)三级联动,真正让阅读资源直达读者。
书展上,重点推介了《敦煌通史》等一批精品力作。《敦煌通史》这部2023年出版的七卷本巨著由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主编、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两汉至明清时期敦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发展变化,受到了读者热捧。
多位名家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多位文化名家与读者的面对面交流,成为本届兰州书展的一大亮点。
73岁的作家毕淑敏带着最新作品《昆仑约定》出现在兰州书展。她在开幕式上阐明读书的意义:“人生旅程中一定会经历风雨与挫折,唯有读书能给我们以精神的营养,能给我们以御寒的勇气,能给我们继续前进的力量。”
主持人敬一丹则带着行走随笔集《走过》在兰州书展上与读者见面。她回顾了自己与兰州、《读者》及黄河的深厚文化情缘。
8月24日,甘肃乡土作家裴爱民带着《田野里吹来的风》与《沙漠里生长的诗意》两本新书,在兰州书展上举行首发式暨读者分享会。这位民勤县薛百镇上新村村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却以“田鼠大婶”为笔名出版了三部作品,引发了广泛关注。当天,甘肃各地的读者都赶来聆听她的创作故事。
天水的李女士带着孩子专门赶来参加书展,她兴奋地表示:“我不仅买到了作家签名的新书,还听到了作家们的分享,这样的体验非常难得!”
文创“潮”集焕新传承
同样热闹的还有文创产品展示区。读者们手持精心选购的笔记本,认真盖印收集着独具兰州特色的纪念印章;家长带着孩子,选购含有敦煌、兰州、黄河等元素的文创产品……
本届书展集中展示了8000余种文创产品,涵盖读者文创、省博物馆文创、新华书店文创等多个品类。“我们带来了60多种文创产品,既有新华书店自创款,也有日常畅销款。希望借这些文创产品,让更多人了解咱们甘肃的文化。”甘肃省新华书店工作人员卜雨欣介绍。
本届书展还特设了多个高品质专题展览。全国插画双年展、读者插图艺术展、“天下归一”秦印展等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欣赏。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小王子和他的秘密花园”主题展,展出来自世界各国的《小王子》版本500多种,以及主题邮票、纪念币等珍贵藏品200余种。
“我们把书香兰州建设作为打造文化强市的有力抓手,近两年来,成功举办了读书节、品读节等阅读活动千余场,建成读者小站、城市书房、读者阅读角等新型阅读空间近千个,创新构建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伟红说。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26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