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作者:关健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所长)
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在天津举行,这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峰会,也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届时,习近平主席将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海河之滨,总结“上合经验”、擘画“上合蓝图”、凝聚“上合共识”,共商合作之计、共谋未来之路,引领上合组织朝着构建更加紧密命运共同体的目标阔步前行。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成立24年来,上合组织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走过了求团结、增互信、谋发展、促合作的艰辛历程,一路风雨无阻、砥砺前行,成为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中的一股清流,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树立起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回顾精彩纷呈的“上合故事”,人们会发现清晰的“中国印记”,看到中方坚持不懈地以“中国行动”擦亮“上海精神”、以“中国引擎”驱动上合航船。
以“中国理念”筑牢“上合初心”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充分体现了“上合初心”。这20个字铸就了上合组织的“根基”和“灵魂”,是上合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的成功密码,更是上合组织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遵循。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分化重组的大争之世,“上海精神”显示出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激发了相关国家共同识变、应变、求变的合作意愿,不仅为所有致力于睦邻友好和共同繁荣的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国际社会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实践注入了强大动力。
遥想世纪之交的亚欧大陆,冷战遗留的对立和割裂尚待弥合。国与国如何相处?结伴发展还是阵营对抗?中国与欧亚五国郑重作出历史抉择,一个全新的国际组织横空出世,一种全新的邻国关系应运而生。
8月25日晚,市民游客乘船在天津海河上欣赏城市夜景。新华社发
24年来,上合组织弘扬“上海精神”,践行“上合初心”,以平等互信为基础,以互利共赢为原则,以对话协商为手段,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从6个创始成员国发展成为26个国家的“上合大家庭”,成功开创出一条共护安全、共促繁荣、共惠民生、共享红利、共赢未来的和平发展道路、新型合作道路。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主席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和主张,为上合组织发展壮大、发挥作用举旗定向。
习近平主席倡导成员国秉持超越文明冲突、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全球治理观“新五观”,相继提出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建设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五个共同家园”等重要倡议,宣布中方在执法安全、经贸投资、公共卫生、人文交流、减贫等领域多项合作倡议。
这些“中国理念”,不仅精准回应上合发展需要,也完全顺应当今时代潮流,更高度契合人类进步方向;不仅为上合成长提供了新的精神指引,也为“上海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更为上合组织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以“中国方案”焕新“上合模式”
上合组织不忘初心、与时俱进,从安全到发展、从军事到政治、从领土到战略、从地区到三大洲,在锲而不舍的生动实践中丰富和拓展“上合模式”。上合组织从最初的安全“独轮车”,更新到安全与经济“两轮车”,发展到安全、经济、人文“三套车”,迭代到当前安全、经济、人文和对外合作“四轮驱动”的全方位发展格局。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一景。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摄
面对冷战思维的现实威胁、“小院高墙”的现实风险、干涉分化的现实挑战,上合组织始终站在历史正确和公平正义一边,坚持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平等互惠的合作之道、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包容互鉴的广博胸怀,充分发挥安全屏障、合作桥梁、友好纽带和建设性力量的重要作用,牢牢把各国前途命运、地区和平发展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此过程中,上合组织在深化军事交流、联合演习、防务合作等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同时,还坚决打击“三股势力”、毒品走私、跨境有组织犯罪、网络犯罪,切实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在深化减贫、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合作同时,还积极推进本币结算、数字经济、创业创新、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务实合作,有效助力各成员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经贸关系是上合务实合作的“晴雨表”。据中国海关统计,2024年,我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3.65万亿元,是该组织成立之初的36.3倍。今年前7个月,我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11万亿元,同比增长3%,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这一连串数据表明我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量质齐升、活力强劲,证明中国经济发展外溢的正向效应为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带来了发展的正能量,成为各国可搭乘的经济发展“便车”,引领了地区各国携手共同发展的时代潮流。
以“中国智慧”润泽“上合家园”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欧亚腹地是一块神奇而神秘、复杂而矛盾的广袤土地,是现代国际政治视野中“东西方结合部”,多样文明在此地既交集、交融,又碰撞、冲突。上合组织区域内生活着数百个民族,多种文化相互交汇,不同宗教彼此影响。
7月23日,来天津参加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活动的嘉宾在“合光共塑”上合组织国家雕塑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李然摄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性地认为,欧亚腹地只与争斗、争战、争夺有关,而与和平、稳定、发展无缘。当前“上合大家庭”覆盖亚欧非三大洲,各“家庭成员”尽管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国家实力、社会制度、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存在差异,但大家总能找到联合自强的最佳契合点和最大公约数。
这是因为上合组织框架内,没有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的丛林法则,没有我赢你输、赢者通吃的零和博弈。24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和内部差异,上合组织各方没有彼此排斥、相互拆台,而是加强沟通、相互理解,在珍惜和维护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的同时,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形成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默契,达到“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的效果。
上合的未来归根结底掌握在“上合大家庭”人民手中。只有民相亲、心相通,上合组织才能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才会形成“大家庭”意识。近年来,全方位的友好交往和多层次的人文交流,进一步提升了各国民众对上合组织发展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增进了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夯实了各国合作共赢和上合组织健康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
以“中国行动”凝聚“上合力量”
如今,上合组织成员国人口占全球近一半,陆地面积和经济总量约占世界1/4,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且“朋友圈”越来越大、“含金量”越来越高。随着邻居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道路越走越宽,越来越多国家申请加入上合组织,彰显出上合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国是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不仅是“上海精神”首倡者,更是“上海精神”的弘扬者。中国一直带头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深化合作的行动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笃行者,带领上合组织为变乱交织、战和交错、竞合交集、新旧交替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为消弭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贡献“上合力量”。
8月6日,“上合之约·丝路津彩”上合国家青年学生“万花筒”文化市集在天津庆王府举行。这是上合国家青年学生在共同表演舞蹈节目。新华社记者 李然摄
今年是上合组织“中国年”。为迎接上合“回家”,中国作为轮值主席国,以“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为主席国口号,在政治、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主办了100余项活动,以更务实举措和更进取姿态,推动上合在组织机构、议事规则、国际合作等方面改革创新,引领上合组织高质量发展。同时,上合各成员国响应中方倡议,一致决定2025年为“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聚焦发展动能推陈出新,围绕全球发展倡议八大重点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与行动,深入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为地区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助力。
天津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将主持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和“上合组织+”会议,并分别在上述两场会议上发表主旨讲话,阐述中方对上合组织弘扬“上海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回应人民期待的新思考新主张,宣布中方支持上合组织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合作的新举措新行动,为上合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以“中国担当”拓展“上合格局”
上合组织注重自身建设提质升级,同时,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方以元首外交为引领,携手上合成员国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就国际和地区形势以及共同关切的重大问题深入沟通协调,针对美肆意发动“关税战”、以色列悍然袭击伊朗等热点问题发表声明,以“上合声音”“上合行动”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方把纪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有机融入上合峰会的政治准备工作之中,以友好、团结、成果丰硕为目标,凝心聚力推动成员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共同发声,在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方面积极探索。
实事求是地讲,上合组织一路走来始终伴随着别有用心者的质疑和怀疑。美西方媒体起初并不看好上合前景,冷嘲热讽地称“上合成员国之间矛盾甚多,用不了多久就会各奔东西”。而随着上合组织蓬勃发展,美西方又警觉和不安起来,居心叵测地给上合扣上“东方北约”的帽子。面对美西方舆论花样翻新的棒杀和捧杀,上合组织并没有成为所谓的“反美、反西方”组织,而是与联合国、独联体、欧亚经济联盟、亚信会议、东盟等国际组织密切联系,成为一个极富活力的全球公共平台和极富开放性的多边机制。
事实证明,上合组织的吸引力不是来自中国的威慑力,而是来自中国的亲和力;上合组织的高人气不是来自中国的霸气,而是来自中国的正气;上合组织的传导效应不是来自中国的主导,而是来自中方对各方的引导。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当今世界,大国博弈持续升级,地缘冲突接连不断,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治理挑战重重。在这个不确定、不稳定、不太平的大背景下,各国民众既人心思变,又人心思定。国际社会期待上合组织展现更大担当作为,也相信上合组织将从海河之滨再出发,在百年变局中彰显“英雄本色”,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磅礴力量。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28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