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携手捍卫真相,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携手捍卫真相,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06 02: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特别关注】

  9月1日,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发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声明强调,“对任何歪曲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意义及上合组织成员国人民在击败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中所起作用、为纳粹主义和种族优越论思想翻案、为种族灭绝及其他针对平民的罪行开脱、宣扬极端激进思想等企图,我们予以坚决谴责”。俄罗斯主流媒体对此广泛援引、报道,引发俄社会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

  传颂不息:记忆代代相传

  在俄罗斯,人们没有忘记,80年前俄中两国分别作为二战欧洲和亚洲主战场,以巨大牺牲共同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尽管近些年一些援华抗日的老战士先后离世,但他们的后代仍积极活跃在中俄友好第一线,传颂先辈们的战斗事迹和宝贵友谊。

  2015年被习近平主席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的马·阿·加列耶夫大将,曾于1945年参加解放中国东北的战斗,自此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他与中国同志们的诚挚友情也一直持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加列耶夫离世后,其外孙女达里娅·克赖诺娃便接过了传承历史记忆的接力棒,多次向公众讲述其祖父生前与中国同志们的战斗友谊。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2000多名苏联飞行员先后参加了援华航空队,在中国的蓝天上与侵略者殊死搏斗,其中200多人壮烈牺牲,这段历史至今被俄罗斯社会铭记。娜杰日达·科普捷娃的祖父是苏联援华航空队的一员,20世纪30年代曾在中国参加对日作战。“先辈们的战斗友谊令人感动,也激励着我们后代继承他们的事业,让两国友好代代相传。”科普捷娃表示,俄中军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团结战斗、无私互助,为两国关系史写下精彩而壮丽的一页。

  阿列克谢·奥列霍夫多年来一直在搜寻其伯祖父、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飞行员亚历山大·奥列霍夫在中国抗战的事迹。阿列克谢的伯祖父曾在布良斯克市求学,随后进入布良斯克第61战斗机中队,在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选择报名加入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前往中国参加抗战。据阿列克谢多方搜集的信息,1938年1月9日,日军18架轰炸机和21架战斗机向南昌发起空袭,中苏飞行员驾机应战。经过激烈交战,一架日军轰炸机被击落。其伯祖父在那次战斗中不幸牺牲,后被苏联军方追授红旗勋章。在阿列克谢看来,对这段历史的追寻,仿佛一条跨越时空和国界的情感纽带,“将我的家族紧紧联系在一起,也将俄中两个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

  守护不停:历史需被铭记

  俄罗斯社会同样清楚地记得曾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中国人民。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最危急关头,中共地下党员阎宝航曾向苏方提供第一手情报,为苏联打击德军和日军提供了重要战略参考。俄罗斯前驻华大使杰尼索夫曾在一封致上海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会的感谢信中肯定阎宝航为反法西斯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并指出,阎宝航在俄罗斯被誉为“中国佐尔格”。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中国飞行员唐铎作为苏军空中射击团副团长,在同法西斯军队的空战中屡建战功的辉煌事迹至今还在俄罗斯社会流传。为纪念这位拥有“1933年苏联国庆阅兵中唯一驾驶战机飞越莫斯科红场的中国人”“唯一荣获列宁勋章的中国人”等诸多殊荣的传奇人物,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科尔涅夫专门创作了戏剧《苏联飞行员、中国将军唐铎》,生动再现了唐铎在中国和苏联生活、战斗的传奇经历。科尔涅夫曾在给唐铎之子的信中写道:“我创作这一戏剧是为了纪念中苏两国人民在战火中结下的牢固战斗友情,也是要歌颂我们两个伟大国家的人民的友谊。”

  “中国战场牵制并消灭了日本侵略者主力,使其丧失了向其他战线投送大量兵力的战略机动能力,是击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因素。”俄罗斯胜利博物馆学术秘书切利佐夫说,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中国进行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为最终击败日本军国主义、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两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瓦西里·崔可夫元帅曾在其回忆录《在华使命》中指出:“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日本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又无可争辩的事实。”据统计,中国战场牵制的日本陆军在1939年占其总兵力的83%,1940年为78%,1941年为7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彻底打破了日本的侵略扩张计划,有效保障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战略顺利实施。

  期待不止:照亮前行之路

  近年来,反映中苏合作与双边关系历史的影视作品正在俄罗斯引发越来越多反响和共鸣。其中,根据重要历史事件改编的中俄合拍电影《红丝绸》在今年俄罗斯电影市场取得了不俗票房。该片是2024年至2025年“中俄文化年”框架下的重要合作项目,讲述了1927年中国和苏联两国革命者并肩作战,成功安全护送重要秘密文件的故事。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俄罗斯观众被影片里所展现的“勇气”“爱国主义”等精神内核深深触动。

  俄罗斯政府机关报《俄罗斯报》一篇关于《红丝绸》的评论文章认为,在捍卫历史真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粉饰罪行、模糊焦点、刻意缄默乃至公然篡改的行径甚嚣尘上背景下,电影《红丝绸》肩负着守护历史真相、防止人类至暗时刻的历史被篡改的使命。

  俄罗斯观众对电影《红丝绸》反响热烈等现象表明,俄罗斯社会对俄中携手捍卫历史真相的期待在不断上升。这种期待还体现在其他活动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于7月和8月相继在莫斯科、圣彼得堡举办。在“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主题框架内展出的约60幅珍贵历史照片,为前来参观的俄各界人士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及中苏人民携手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历史画卷。俄各界人士纷纷表示,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为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友谊奠定了重要基石,也期待着80年前那场浴血铸就的伟大胜利持续照亮两国携手同行的前路。

  (光明日报莫斯科9月5日电 光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遥远)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06日 08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