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12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马福运(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共促国际和平发展的时代强音。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维护二战胜利成果,既是对二战历史事实的铭记、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捍卫,也是对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指引人类文明走向光明未来。

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图为纪念大会现场放飞气球和鸽子。新华社发

  1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现实、以史为鉴,在多个场合提出并阐释了“正确二战史观”的重大命题。正确二战史观从历史唯物主义与大历史观的逻辑出发,以历史客观性原则为认识论基础,通过还原反法西斯战争正义本质和历史事实的不可辩驳性,印证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历史法则;以历史系统性原则为方法论框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体叙事中把握各国反法西斯斗争的有机联系,揭示了“和平是人类共同事业”的历史规律;以历史主体性原则为价值论根基,聚焦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的主体作用,诠释了“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经验。

  正确二战史观以历史客观性原则为认识论基础,彰显了“正义必胜”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认为,“正义仅仅存在于同非正义的对立中,因此,它们还摆脱不了同以往旧历史的对立”,这说明作为历史发展主旋律的正义,客观存在于与特定历史阶段非正义现象的对抗中。面对肆意歪曲二战历史的错误言行,必须坚持以历史客观性原则为认识论基础,用铁一般的历史事实揭示“正义战胜邪恶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失败”“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回击任何从政治目的出发,罔顾历史事实、掩盖历史真相、践踏历史尊严的行径,使“一切歪曲二战历史真相、否定二战胜利成果、抹黑中苏历史功绩的图谋都不会得逞”,使正确二战史观成为维护反法西斯战争正义性质的定海神针。

  正确二战史观以历史系统性原则为方法论框架,彰显了“和平必胜”的历史逻辑。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在由无数相互冲突的单个意志通过复杂交互作用形成的发展合力中,和平始终是世界历史的前进方向和各国人民的永恒追求。面对以局部、片面、个别史实掩盖、歪曲、篡改历史真相的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坚持以历史系统性原则为方法论框架,捍卫“中国、苏联分别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和欧洲主战场,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纳粹主义的中流砥柱”的史实,明确二战胜利是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的共同胜利,使正确二战史观成为抵制破坏和平者“逆历史潮流而动,一再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破坏国际互信,制造地区紧张”等卑劣手段的思想武器。

  正确二战史观以历史主体性原则为价值论根基,彰显了“人民必胜”的历史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在艰苦卓绝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各国人民勠力同心争取胜利的历史画卷,生动诠释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发展逻辑。面对二战历史叙事中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必须坚持以历史主体性原则为价值论根基,强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全人类进步力量协同抗争的必然结果,是跨越国界、种族和意识形态的人民意志的伟大胜利,凝结着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人民的伟大牺牲和伟大贡献。要用正确二战史观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凝聚反对霸权霸道霸凌的磅礴力量,引导世界各国人民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

  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提出,“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反对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和霸凌行径”。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上,强调“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旨在引导全世界人民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充分汲取二战教训、广泛凝聚历史共识、科学把握发展趋势,“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坚持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是引导世界人民汲取二战教训的现实需要。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应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引导国际社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系统反思,引导世界人民深刻认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正义性质、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深刻认识“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历史规律,坚决与各种否定二战成果、歪曲二战历史真相的错误思潮做斗争,从而坚定站在光明与正义一边,时刻警惕军国主义抬头、坚决防止二战悲剧重演。

  坚持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是引导世界人民凝聚历史共识的现实需要。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为戒。形成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确历史认知和国际共识,有助于为建设一个公正、合理的美好世界奠定坚实思想基础。为此,必须大力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的历史共识,坚守“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历史共识,强化“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其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的历史共识,最终形成公平、正义、和平、发展等人类社会普遍认识,保持对美化侵略历史、挑战国际秩序等势力的强大压力。

  坚持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是引导世界人民把握发展趋势的现实需要。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传承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联合国和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全球治理赤字持续扩大,必须大力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持“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引导世界人民深刻认识“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的紧迫性,深刻认识“应对全球性挑战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维护国际规则和秩序”的重要性,从而牢牢把握国际秩序的运行规律和发展前景,把“四大全球倡议”落到实处。

  3

  坚持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的鲜明时代性,在于其在对二战历史的总结中形成规律性认识,并把这些规律、经验和精神作为观察现实、解决问题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联通历史与现实,融通局部与整体,贯通现在与未来,从而在宽广的历史时空中找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以正确二战史观联通历史与现实,必须充分认识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复杂性,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的长期性。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一些西方国家却陷入经济复苏乏力、社会治理失衡、政治体制失序的泥淖,妄图通过歪曲二战历史否定战后国际秩序,进而打乱我国发展节奏、压缩我国发展空间,从而在自我修复失效的情况下继续谋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就要坚持以团结协作与共同发展应对单边主义、军国主义等全球性挑战,引导国际社会以合作方式解决争端,“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从而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塑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以正确二战史观融通局部与整体,必须坚决反击“欧洲中心论”“日本受害论”“美援决定论”等错误论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相比,同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和世界的影响相比,我们的抗战研究还远远不够,要继续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此,我们应该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入系统地研究抗日战争,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构建完整的二战叙事体系,淡化西方话语权的影响,让国际社会更加清晰、全面、客观地认识二战历史;借力联合国、上合组织等多边平台抢占国际话语高地;将正确二战史观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突出反法西斯精神与人民抗战史实。

  以正确二战史观贯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必须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与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正义、光明、进步必将战胜邪恶、黑暗、反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让世界正气充盈、乾坤朗朗。”面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地缘政治冲突等深重危害,必须以正确二战史观贯通过去、现在与未来,让正确二战史观成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价值基础、解决世界发展难题的历史智慧、维护全球公平正义的精神支柱。为此,国际社会应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落实全球治理倡议,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不断增强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的执行力和有效性,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2日 06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