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时评】
作者:孟昊(天津财经大学校长、金融学教授,)刘玚(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
近期,全球外汇市场波澜起伏,而人民币汇率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显著的韧性与定力。自今年4月美实施“对等关税”以来,人民币汇率大致经历两轮升值。第一轮始于5月10日中美开启日内瓦经贸谈判,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从7.21缓慢持续升值到8月20日的7.14左右;第二轮从8月下旬至今,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从7.14升值到7.10附近,其间A股市场也走出逐步上扬行情。CFETS(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汇率指数自6月以来一直维持在95.58~96.94区间,同期美元指数则从99.40快速下降至96.21。从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来看,人民币中间价在“急涨缓跌”之间,保持稳中偏强态势。
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表现,深层次反映了中国经济在全球不确定性环境中的“压舱石”作用,展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本面与长期向好的内在价值,为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保持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
从外部环境来看,保证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积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坚实的货物贸易是维持人民币汇率持续稳健的基础。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商品贸易总值逆势增长,达29.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规模高达17.6万亿元,同比增长6.9%,这为跨境资金流入提供了稳定源头。更值得关注的是,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引领出口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升级,高附加值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这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更为坚实和可持续的价值支撑。
其次,中美利差收窄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近期,美国经济的疲软态势越发明显。9月18日,美联储公布了9月份货币政策会议决议,宣布下降基准利率25个基点,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注意到美国面临通胀与失业均上升的两难风险,因此决议在就业的下行风险已经上升的情况下开始降息。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的分化,直接导致美元指数自年初高点回落近10%,这为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创造了普遍反弹、企稳走强的窗口期。
再次,全球资本对中国优质资产的配置偏好,正成为推动人民币汇率走强的催化剂。资本的流向是市场信心的最直接体现。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情绪回暖,跨境资金净流入态势显著。以8月份为例,A股市场主要股指全线上扬,吸引了大量外资回流。在股汇联动效应下,人民币资产吸引力的提升直接转化为结汇需求的增长,进一步放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动能。
外部因素是机遇,决定人民币长期趋势的根本在于中国经济自身的硬实力与韧性。今年以来,在一系列促消费、支持科创产业发展的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下,我国宏观经济始终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持续深化,消费升级、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三大引擎正不断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强劲的需求侧支撑。
在经济结构转型方面,高技术制造业成为工业增长的领头羊,8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9.3%,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8.5%。与此同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8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4个百分点。
在消费升级方面,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潜能正处于系统性释放阶段。线下文旅链条率先受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文体休闲、旅游咨询租赁、交通出行三大类服务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线上网络零售环比再提速,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继续扩张,对总量拉动效应进一步凸显。
在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方面,中国正加速布局。研发端,1—5月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同比增幅达12.8%,专利“蓄水池”进一步扩容。产业端,绿色生产力加速释放。8月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2.7%、44.2%、16.8%。我国在全球绿色产业革命中占据有利位置,这些新兴优势产业将成为未来出口的新增长点,为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提供长期保障。
展望未来,随着宏观政策的协同效应持续显现,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将得到进一步强化。从基本面看,我国经济稳健复苏、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最根本的支撑。从资金面看,考虑到中美利差倒挂程度有望收窄,以及中国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具备的估值优势和成长潜力,中国市场仍将是全球资本的重要“避风港”,跨境资金流动有望保持净流入态势。人民币汇率这份稳健,源于中国经济的巨大体量与活力,更源于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坚定步伐。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时代,一个币值稳定、购买力坚挺的货币,不仅是中国经济韧性的最佳证明,也将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注入宝贵的稳定性。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23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