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特别关注】
作者:姚 帅 杨冬婉(分别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实习员)
今年是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即北京世妇会召开30周年。10月13日至14日,以“命运与共: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为主题的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同与会各国和国际组织代表共商妇女发展大计,为促进全球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注入新动力、加速新进程。
积极引领妇女事业全球治理
1946年,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国际妇女年”和三次世界妇女大会为标志,消除性别歧视、实现平等与发展的诉求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国际社会开始从“性别与发展”角度关注妇女地位与作用。
自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性别平等进程,并逐步从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1995年,北京世妇会通过《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这是世界妇女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文件首次提出“妇女权利即人权”,正式将“社会性别主流化”确定为促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明确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12个关键领域享有平等权利。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告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开创性地将保障妇女权益上升为国家意志,为盛会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引领妇女事业全球治理迈上新征程。
三十年来,在北京世妇会精神指引下,全球妇女事业蓬勃发展,追求男女平等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被视为实现性别平等的关键性全球政策文件,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成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
但不可忽视的是,全球妇女发展如今仍面临严峻挑战。联合国报告显示,6.76亿妇女和女童生活在致命冲突威胁中,达到冷战结束后最高水平,8.22亿成年女性深陷粮食危机,女性极端贫困率自2020年以来一直徘徊在10%左右。据估算,发展中国家为实现性别平等目标,每年面临的资金缺口高达4200亿美元,而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国在该领域投入的总援助额仅为600亿美元左右。个别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大幅削减人道和性别领域援助资金,女性相关发展融资缺口持续扩大。联合国妇女署称,在44个危机地区的411家妇女组织中,90%遭遇资金削减、72%被迫裁员、51%暂停关键项目、47%难以为继。
在全球妇女事业合作受阻、信心受挫的历史关口,北京再次成为焦点。全球妇女峰会承载着时代使命,具有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凝聚国际共识、重振合作行动的重要价值。“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习近平主席在本次峰会上提出四点建议,呼吁国际社会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共同培育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共同书写促进全球妇女合作的崭新篇章,为开创全球妇女事业治理新局面注入确定性动力,在世界妇女全面发展进程中树立起新的里程碑。
以务实举措加强全球妇女事业合作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杰出女性铸就了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巾帼力量”,为中国妇女事业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滋养。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将文化传承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自觉肩负起推动妇女解放、实现男女平等的使命,始终将妇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成功开辟并不断拓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中国妇女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并以自身发展理念与生动实践助力国际妇女发展合作。从2015年全球妇女峰会到2020年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习近平主席系统阐述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中国主张,不断丰富全球妇女事业的思想内涵。习近平主席在峰会开幕式主旨讲话中提出的四点建议融入了新的时代背景,是对此前系列主张的守正创新,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了理念指引和实践倡议。
中国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行动纲领》强调,要将贫困、教育和健康等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问题放在突出位置。近年来,中国积极贡献国际公共产品,在落实四大全球倡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过程中,始终将妇女、女童摆在优先位置,以实际行动恪守承诺,深化南南合作。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和2020年提出的系列妇女合作倡议已经得到全面落实,回应了发展中国家妇女在减贫、医疗、教育、能力建设等方面的迫切诉求。中国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了100个“妇幼健康工程”、100个“快乐校园工程”,为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20多万名女性人才,为发展中国家培训10万名女性职业技术人员。为进一步支持全球妇女事业发展,中国在此次峰会上宣布,未来5年,中方将以妇女和女童为优先受益对象,在民生发展领域援助1000个“小而美”项目;邀请5万名妇女来华交流研修;设立“全球妇女能力建设中心”,同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妇女领域能力建设等发展合作,培养更多女性杰出人才。
中国民间组织、企业等多方力量携手同行,持续为全球妇女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创设“天才妈妈友谊工坊”,帮助老挝妇女以手艺创收;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在埃塞俄比亚开展“微笑儿童”项目,为当地妇女提供多种稳定岗位;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发放“健康爱心包”,为多国妇女解决生活困境。多年来,数千名女性援外医疗队员接力出征,目前仍有数百名奋战在海外,117名妇产科和儿科医生在一线守护孕产妇和婴幼儿健康。在外派汉语教师中妇女占80%,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中妇女占90%。中国累计有维和女官兵1200余名、维和女警100余人次,承担联络、安防和妇女保护等工作……她们是中国女性把个人梦想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的生动写照。
以大国担当助力全球妇女事业发展
推动妇女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主席在本次峰会上指出,中国坚持将妇女事业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宏阔实践。北京世妇会秘书长、坦桑尼亚著名妇女活动家蒙盖拉夫人盛赞中国妇女事业“走在了时代前列”。
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世界现代化以及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根据联合国报告,仅消除性别数字鸿沟一项举措就足以惠及3.44亿妇女和女童,到2030年将推动全球经济增长1.5万亿美元。中方呼吁以科技创新赋能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妇女在绿色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努力让广大妇女在世界现代化的大潮中人生出彩、梦想成真。未来,中国将进一步与发展中国家女性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推动普惠发展、弥合智能鸿沟,以科技创新加速全球妇女的全面发展。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积极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开放包容、团结合作。中国支持联合国将妇女议题置于优先位置,连续三次宣布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年均常规捐款规模长期位列发展中国家之首。中国还设立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推广国际性别平等理念及优秀实践。截至目前,在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下,中国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发计划署、人口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在20多个国家联合开展妇女项目,规模超过4000万美元。中国还在本次峰会上宣布,中方将在未来五年提供1亿美元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额度,同国际组织合作实施促进妇女和女童发展合作项目。
追求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全球妇女峰会坚守初心,在《北京宣言》与《行动纲领》的历史基石上再出发,必将推动国际社会加强共识、携手行动。中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在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5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