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经 凯
加沙局势日前迎来重要转机。当地时间10月10日12时,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生效。13日上午8时,按照协议约定,哈马斯开始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分两批释放20名以色列被押人质,并向以方陆续移交被扣押人员遗体。在迎回全部生还人质后,以方也于13日10时起释放近2000名巴勒斯坦在押人员。一切有利于恢复和平、缓解人道危机的努力应当受到欢迎,但同时,国际舆论也关注到,哈马斯与以色列积怨已久,现在谈论和平似乎还为时过早。
哈以缺席削弱“促和成色”
13日,“20点计划”的提出者、美国总统特朗普专程前往耶路撒冷,在以色列议会发表演讲,声称“(加沙停火协议)已为新中东迎来历史性曙光,对以色列和全世界而言都是一次不可思议的胜利壮举”,“必将开启稳定与繁荣的新纪元”。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更是将人质安全归来描述为“永垂史册的伟大事件”,是“以色列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的辉煌胜利”。
随后,特朗普马不停蹄飞往位于红海之滨的沙姆沙伊赫,于13日傍晚与埃及总统塞西联袂主持召开“和平峰会”。本次特别峰会旨在推动加沙停火协议的落实与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重点讨论停火协议实施细节、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解除哈马斯武装以及加沙战后治理重建等核心议题,并敲定后续政治谈判时间表,意在为延宕两年的加沙战事彻底画上句号。
峰会期间,特朗普、塞西、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和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签署了一份文件,为停火协议提供担保,预期将成为巩固加沙停火协议、确保人道主义援助准入以及启动加沙全面重建的重要保障。签字仪式结束后,特朗普乐观地表示,当前加沙停火及人质释放协议的执行已进入“高级阶段”,参会国家一致同意非军事化是加沙重建的必要前提,部分与会领导人还将加入他倡导的“和平委员会”,负责监督加沙的战后治理。
而作为会议主办方的埃及政府也在峰会落幕后发表声明,强调各方合作对国际社会跟进协议条款执行情况并保持协议连续性的重要性,并重申“两国方案”是实现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人和平共处的唯一途径。
从“非军事化”到“两国方案”,美国与埃及的关键词明显不同。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沙姆沙伊赫“和平峰会”强化了加沙停火协议的国际约束力,并为有关各方参与第二阶段谈判校准了步调。但应该看到,峰会签署的“致力于”结束加沙冲突的文件几乎没有涉及具体措施,尤其是完全没有提及“两国方案”。
对特朗普而言,促成加沙停火被其视为任内取得的最耀眼外交成果,此番旋风式“中东一日行”,显然意在通过“亲自见证停火协议的实施”,达成多重效果。一方面,提升政治声望,为标榜政绩造势;另一方面,凸显美国在此次停火斡旋中扮演的关键性核心角色,敦促其中东盟友听从号召、抓住机遇实现永久和平,并借机盘整重塑确保“美国优先”的中东地缘战略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白宫为策划峰会事先做足了功课,但作为交战双方的以色列和哈马斯最终均未派代表参会,此前外界一度期盼的“奥斯陆2.0”盛况并未上演,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次峰会的“促和成色”。有评论人士分析认为,以方回避参会是为了安抚早已不满的国内极右翼势力,规避与激进反以国家的外交风险,并给自身在加沙的后续行动保留充裕的政策选择空间。而饱受“极限施压”的哈马斯,也因为担心落入“战争结束、解除武装、放弃权力”的被动叙事框架,经慎重考虑后选择放弃参会。
加沙局势仍前途未卜
目前,加沙第一阶段停火总体进展顺利,沙姆沙伊赫“和平峰会”也如期召开,特朗普更是信誓旦旦宣称“加沙战争已经结束”。然而,当前加沙安全局势并不容乐观,风险点甚至较战时更趋复杂与多元。
一方面,以色列坚持以强硬手段对加沙去军事化,与哈马斯武装对峙局面恐难得到真正缓解。过去几天,以军虽遵从停火协议在地面战场局部收缩,但仍牢牢控制着加沙53%土地和几乎全部战略要隘,一线部队实际正在撤军名义下完成战役重组、人员休整与弹药补给,并为抽调二线部队开展轮战争取集结时间。以军对加沙城区则始终保持战备待机态势,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直言“目前不是停火,而是作战布局的调整”,即撤军不撤围。
此外,以政府已明确宣示,对加沙地区的非军事化必须由以色列国防军主导(可以在美国领导和监督的国际机制下),这就基本排除了哈马斯有条件自我解除武装的选项。在交换人质后,以军下一阶段军事行动将重点搜寻并捣毁加沙地区所有坑道工事系统,持续控制南部拉法口岸,从而彻底切断外部武器弹药输入加沙的所有通道。
鉴于对哈马斯交权弃武的极度不信任,内塔尼亚胡12日晚间向以公众喊话:“战斗尚未结束,以色列仍面临巨大安全挑战。”以色列高速运转的国家战争机器迄今没有丝毫停摆迹象,浓浓的战场硝烟味依然笼罩在全国上空。
另一方面,哈马斯在加沙的正统地位遭受冲击,巴勒斯坦内部权力斗争将更趋尖锐。停火协议草签不到24小时,加沙就爆发了多起反抗哈马斯的部族武装冲突,南部汗尤尼斯的地方武装领导人阿斯塔尔更是公然在社交媒体上与哈马斯叫板,直言其“(治理加沙的)权力已不复存在”。据报道,面对以军撤离后的紧张局势,哈马斯已火速征召7000名武装成员,以维持治安名义重新走上街头,试图抢占以军撤退后留下的真空地带,并着手对“通敌反叛者”开展大规模镇压清算。
当前,加沙实际上正经历典型的权力洗牌。当以色列这个庞大外部压制力暂时撤出后,原本被掩盖的加沙内部治理矛盾随即爆发,实力锐减的哈马斯作为曾经的权力垄断者,如今正面临新老竞争者的蜂拥挑战。对其作为谈判一方能否独立承担落实协议、推进和平职责,国际社会不得不心存隐忧。
历史经验表明,真正的和平必须基于公平与正义,“和平峰会”的背书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加沙停火协议的脆弱性。鉴于当地局势乱象环生,加沙能否实现持久和平,仍有待进一步观察。特别是随着人质的获救,内塔尼亚胡政府抛除了掣肘决策的心理忌惮,针对哈马斯展开行动的战略自由度反较先前得到明显提升,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加沙地缘博弈的失衡态势。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6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