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殷泽昊 严圣禾 光明日报通讯员 董思辰
晨光微启,广东省深圳市深圳湾口岸外的天际已泛起金色。在新开通的地铁深圳湾口岸站前,手拎行李、背着双肩包的旅客络绎不绝,他们熟练地刷脸通关,仅几秒钟,闸门便应声开启——这是粤港往来早高峰的新场景。
“过关像地铁换乘一样顺畅,上学更加方便了。”香港中文大学大一新生小徐对记者说,她每周需往返深港三次,如今只需“刷脸”即可通关,再也不用担心在高峰时段因频繁取证而耽误时间。据了解,自2024年11月20日起,深圳边检总站在深圳湾口岸试点启用“智能快捷通道”,高频次往来港澳地区人员可“刷脸”通行。
这一创新举措,是深圳边检总站落实移民管理新政、服务重大发展战略、创新口岸通关模式、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缩影。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深圳湾口岸“智能快捷通道”使用通关旅客超1083万人次,每4名旅客中就有一人“刷脸”通关。
从跨境通勤到休闲旅游,便利化通关改革正不断延伸触角,惠及更多往来两地的居民与游客。在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游客们沿百年骑楼漫步,感受深港文化的碰撞和免税购物的乐趣。
为支持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建设,深圳边检总站自2025年1月起,对“一次有效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通行证”开通网上办理渠道。内地居民可在线申办通行证,凭本人身份证即可出入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边检总站共为超过260万人次签发一次有效通行证,通行效率提高了60%以上。
“原来在手机上预约后还要排队取证,现在直接刷身份证节省不少时间。”“老深圳”李女士告诉记者。盐田区中英街管理局数据显示,新政实施后,管理区内餐饮及零售业营业额大幅增长,实现客流转化与商业能级提升良性循环,助力打造深港高质量消费新场景。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深圳边检总站不断推动边检工作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员等要素的流动提供坚实支撑。“智慧口岸的建设,不仅提升口岸通关便捷性,还带来全环节的效能提升。”深圳边检总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邵继成表示,深圳边检聚力攻关智能快捷通关、外国护照电子芯片读取等难题,持续拓展移动警务应用场景,使口岸单小时验放量较大幅度提升;充分发挥视频融合赋能平台作用,实时采集关键区域人员信息、流量密度,为口岸警力调配、通道开设做好充足准备。
“通关高效便捷,不仅提升了往来人员的满意度,更是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圳边检总站党委书记、总站长徐晓伟表示。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6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