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潜心钻研的“钢钉技师”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潜心钻研的“钢钉技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0-19 02: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走军营】

潜心钻研的“钢钉技师”

——记南部战区陆军某旅二级军士长颜学清

光明日报记者 刘小兵 光明日报通讯员 黄 云 曹继可

  初秋时节,滇南群峰苍莽绵延。某射击场,一名军士隐蔽在挡墙后方,将枪口从侧面伸出后,利用安装在步枪上的“L”型瞄准镜对远处胸环靶进行射击。5声枪响过后,靶子上留下5个清晰的弹孔。这是南部战区陆军某旅二级军士长、军械技师颜学清在试验他研发的拐角瞄准镜。

潜心钻研的“钢钉技师”

  入伍以来,颜学清扎根基层一线,脚踏实地、潜心钻研,深耕步兵武器维修专业21载,从维修工慢慢成长为修理技师。他不仅考取了步兵武器维修和钣焊工“双技师”资格,还被推选为“陆军工匠”培养对象,并成功申请了4项国家专利,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四有”优秀士兵,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2004年,20岁的颜学清从四川老家参军入伍,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部队干出一番名堂。凭着心中的热爱和一股子倔劲,颜学清一头扎进各类武器的零件堆里。“干一行就要钻一行!”为了快速掌握军械基础知识,颜学清迎难而上,白天把武器零部件混在一起,进行逐个比对、分解又组装,掌握各型轻武器的机械联动关系,晚上则反复查看、研究各类说明书。短短3个月,连队所属轻武器的参数、性能、用途他都牢记心间,多次顺利完成轻武器射击保障任务。入伍第一年,就被评为“优秀士兵”并获嘉奖一次。

  那年年底,颜学清因意外受伤,导致左手中指粉碎性骨折,患指打上了14颗钢钉和1块钢板。次年,得知单位要组织军械维修专业比武,还在恢复期的颜学清主动请缨参加比武。

  “快一秒,离冠军就近一步!”紧张的赛前准备阶段,颜学清一次次分解结合各类枪械、一遍遍背记理论知识,甚至吃饭睡觉想的都是枪械的零件、组装的顺序……功夫不负有心人,颜学清最终夺得全部单项第一和综合第一,但因长期高强度的训练,让患指中的一颗钢钉折断,至今无法取出,而他也被战友们称为“钢钉技师”。

  “要是在战场上该怎么办?”这是颜学清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此,他一门心思钻研如何提高武器装备的实战能力,拐角瞄准镜就是他的一项发明。

  一次,颜学清在一篇报道中了解到拐角瞄准系统,这种可以更好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系统引发了他的思考。“战场上我们也能用上这种系统就好了。”但他发现该系统价格昂贵,那能不能研发出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适应武器种类广的拐角瞄准系统呢?颜学清开始探索:训练之余翻书查资料,空闲时间与技术干部探讨,还经常请教厂家的专业人员。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国营某厂的配合下,颜学清成功研制出成本不到千元的新型拐角瞄准镜,还被选拔参加了军委训练管理部组织的“官兵训练手段创新展”活动。

  前不久,参加“陆军工匠”专班培训归队后,颜学清第一时间把培训成果分享给单位的维修骨干。“班长,你这样教我们,不怕有一天被超越?”徒弟们跟他开玩笑。“一个精不算精,个个精才能保打赢。”他认真地说。近年来,颜学清每年都受邀担任旅军械维修骨干集训教员,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专业骨干。他们都成了单位军械维修专业的“行家里手”,在基层单位挑大梁、当主力。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9日 07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