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决胜“十四五”】
光明日报记者 金振娅
“遇到头疼脑热的常见病,找到村医更求才巴就可以解决。”住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洛须村的500多位村民,提到村医赞不绝口,说他还能为慢病患者、孕产妇和婴幼儿提供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联系上级医院转诊。
“十四五”期间,我国按照“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目标,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面向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近年来,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2024年年底,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比2020年提高1.1岁,在53个中高收入国家中排第4位,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为基层医疗输送“造血干细胞”
当接到国家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通知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医师侯新琳主动请缨,毅然投身援藏队伍。“刚到西藏时,当地医生不会先天性食道闭锁、食管气管瘘畸形矫正术等新技术,我们手把手地教,帮助他们掌握新技术、建设专科人才梯队。”侯新琳回忆。
“十四五”期间,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地的三甲医院,对一些重点省份和边远地区的医疗机构持续开展对口支援,倾囊相授,积极为基层医疗输送“造血干细胞”。
以基层为重点,是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要求。截至2025年8月,全国81个城市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正在试点推进当中,2199个县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82支国家医疗队穿梭于山川城乡,三甲医院的专家来到田间地头,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有数据显示,在我国,超过60万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提供日常的预防、保健、康复以及医疗服务,超过500万名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在基层一线,超过90%的居民15分钟内能到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97%的村卫生室被纳入基本医保定点管理……
扩容优质医疗资源服务
曾经,患者带着当地检查报告单去北上广等大医院看病时,往往需要重新检查,如今,这种状况正在被改写……
前不久,家住山东省潍坊市的王阳(化名),因为罹患肺癌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就诊。当他做好了再次拍片的准备时,专家告诉他,山东建立了省—市—县—乡四级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体系,不需要重复检查。
截至2025年8月,全国有338个地市(州、盟)互认医学检查化学项目超过200项,县域医学影像、心电等资源共享中心及中心药房已经普遍建立,群众看病更加便利,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
2025年7月,一项医疗新政出台——老年人的免费体检新增胸部数字X线正位检查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而在2024年年底,全国已经设有1个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和6个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设老年医学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达6151家,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转变。
如今,全国已设置3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6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带动提升儿科重大疾病、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水平;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2024年年底达24.39万人,比2020年增加49.3%,儿童友好医院建设正在推进。
在基层,中医药深受百姓欢迎和信赖。目前,96%的县域办起中医机构,90%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立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大都建有中医馆。2024年,全国中医类总诊疗人次较“十三五”末增长了60%。
看病就医“少跑路、少花钱、少操心”
对肾病患者来说,每周固定的血液透析治疗拖住了整个家庭。“累!身心俱疲!”来自河南省新安县的李云(化名)感慨,以往每周3次陪着爱人往返洛阳市区,长年累月、风雨无阻,经济负担沉重。
现在,新安县100多位需要长期透析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的血液透析治疗——这得益于国家卫健委今年年初实施的“八件实事”之一,即“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的县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截至2025年7月18日,全国已有1614个县可以提供血液透析服务,尚不能提供服务的8个县中,已有3个县完成血液透析设施配置、5个县完成人员培训,正在加紧推进,让更多患者和家属感受到了“少跑路、少花钱、少操心”的便利。
如今,“取消门诊预交金,医疗机构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的政策,保障了经济困难的患者能得到及时救治。
通过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87%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83%的三级公立医院开展了日间手术服务;2024年,全国双向转诊医疗人次数达3600万,比2020年增加46%,节省了百姓看病的费用和时间。
“十四五”期间,我国医疗、医保和医药“三医”协同发展,基本医保覆盖居民的人数保持在13亿以上,稳定在95%左右。5年来,全国跨省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累计减少参保群众垫资5900亿元;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内药品总数达3159种,涵盖慢性病、儿童疾病等领域,过去很多百姓用不起的药品进入医保目录。
“十四五”收官之际,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交出了一份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让优质医疗服务的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惠及每一个人。
(光明日报北京10月22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23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