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携手建设亚太可持续的明天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携手建设亚太可持续的明天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0-30 03: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文思远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习近平主席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面对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这次会议将以“建设可持续的明天”为主题,各成员将共商发展大计、共绘未来蓝图,为建设亚太可持续的明天凝聚共识、积聚合力。

  以开放联通助推合作共赢

  开放是亚太合作的生命线。亚太发展靠的是开放包容、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亚太经合组织成立30多年来,带动亚太大发展、大融通,助推亚太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太奇迹。

  中国作为亚太合作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始终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互联互通的建设性力量。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连续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率先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到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拆墙”而不是“筑墙”,有力维护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区域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走深走实。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2%,规模达到19.41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57.8%。1—7月,中国是13个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世界166个经济体的前三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对亚太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4.2%,带动地区37.6%的货物贸易增长和44.6%的服务贸易增长。中国以实际行动持续为推动亚太地区增长、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贡献力量。

  以科技创新驱动加速发展

  创新是亚太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英国国际研究机构Omdia预计,到2029年亚太地区生成式AI软件市场规模将激增至27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2.3%。美国国际权威指数机构明晟指数预测,2020—2030年亚太地区新增可再生能源产能将占到全球总量的近60%。

  中国企业2023年在印度尼西亚推进光纤到户工程,如今印度尼西亚数字经济规模即将达到1300亿美元、占东盟地区总量40%以上。华为云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利用AI技术将榴莲成熟度预测精准度提高40%。中越友谊关智慧口岸项目利用无人驾驶运输车和自动化吊装设备,实现口岸24小时全天候智能通关。中国创新跑出的“加速度”为亚太经济注入强劲“数智力量”。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9月发布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首次跻身前十名。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中国作为世界研发实验室的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很多跨国企业研发创新的摇篮。

  以普惠包容促进共同繁荣

  9月,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引发亚太地区国家强烈共鸣。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受到严峻挑战,贸易壁垒、投资壁垒持续增多的国际环境,这一倡议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指明方向。

  一直以来,中国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在人才培养、民生保障等领域积极分享经验,致力于让发展红利惠及更广泛的群体。中国通过主办系列专业培训向亚太经合组织其他成员分享前沿经验,以弥合数字鸿沟。2025/2026学年向太平洋岛国提供274个各类奖学金名额,并计划年内在太平洋岛国实施200个贴近民众需求的民生项目。中国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菌草旱稻项目已建成永久性示范基地,成为技术减贫合作的典范,深受当地民众欢迎。

  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现实,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提升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国际经贸规则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擘画宏伟蓝图,不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也将为亚太地区发展带来崭新机遇。中国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必将不断为推动构建亚太共同体提供新动能、新方案、新机遇,同各方携手建设亚太可持续的明天。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30日 12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