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今年重庆的夏天有188天,用水用电都很紧张,但是我们仍然做到每天24小时全天候生产。”谈到重庆市涪陵区的营商环境,一家电脑公司的行政总监刘其军讲了一个故事:8月7日,公司发现自备水池的水位逐渐下降,可能会影响正常生产。情急之下,刘其军拨通了定点联系公司的“企业服务专员”、涪陵高新区经济运行部副主任李继桃的电话,反映情况。
令刘其军没想到的是,“相关部门马上召集区自来水公司和附近自来水厂协商,当场就确定了二次增压、错峰蓄水的解决方案”。
这家2012年落户涪陵高新区的企业,目前年产值已超27亿元。“这些年我们的生产线能够保持一年365天全天候运行,离不开涪陵一年365天‘有求必应’的全天候服务。”刘其军记得,有一次为帮助企业调集应急物资,一位区领导多方联系协调,一直忙到凌晨3点多钟,应急保障物资完全到位。
“2024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贡献了全区63%的GDP、79%的技术交易、80%的进出口、84%的新增就业,我们必须为他们‘服到位、零距离’。”涪陵区委主要负责人介绍。根据《涪陵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措施十六条》,全区首批集成整合32个部门924个涉企事项,构建了“1+2+X”企业全生命服务专区。
10月17日,涪陵区委、区政府和区发改委、区经信委、区工商联等多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以“创新转型 协同发展”为主题的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联席会。“我们在会前收集了民营企业反映的41个问题,相关部门事先都根据自身职能职责分别认领了,在这个会上逐一向企业反馈解决思路、处理办法并现场听取意见。”涪陵区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斌说。
涪陵区餐饮行业协会希望区委区政府协调,根据市场行情相应调整部分餐饮商户租赁区国资委房产的铺面租金。区委统战部主要负责人召集区国资委、商务委和市场监管局会商后,根据租赁合同和相关政策法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一家连锁医药公司考虑市场辐射和品牌效应,希望其长期租赁的一处区属国企的门面,到期后仍由其续租。区委统战部组织相关部门和所涉国企主要负责人专题研究协调后,同意了这家医药公司的续租要求。
在涪陵区委主要负责人看来,“服到位、零距离”就是要在尊重市场、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和保障。
为筑牢营商环境的制度保障,涪陵研究制订《2025年涪陵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清单中包括40个方面的185项惠企利民改革措施。《涪陵区优化营商环境正负面清单30条措施》等14个政策文件也已陆续施行,构建完善了包括重点改革举措、企业服务方案、考核闭环机制等在内的营商环境政策体系。
涪陵区政府官网全新打造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专栏,政务服务、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所有涉企服务事项,都能“一网通览、精准直达”,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政策查询服务。一网通办的“企业码上服务”数字化平台,实行“一对一”服务专员匹配、“面对面”诉求收集、“点对点”难题破解全链条服务,涉及问题都建立可追溯的数字台账。今年1至6月,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企业码上服务”数字平台累计开展重点企业联系服务2190余次,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急难愁盼”重点诉求357个,问题解决率达到96.6%。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30日 0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