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激活绿色贸易新动能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激活绿色贸易新动能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01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张翼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印发《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我国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

  10月3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积极拓展绿色贸易,目的是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更好服务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外贸“向绿色”发展步伐加快

  国际机构预测,到2030年,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等产品和技术全球市场规模将达2.1万亿美元,是目前规模的5倍,市场前景广阔。

  李成钢指出,中国外贸“向绿色”发展步伐在加快,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中国光伏产品已连续4年出口额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电动汽车出口量去年首次突破200万辆;铁道电力机车、电动摩托车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出口也保持强劲增长。此外,国际市场青睐的不仅是中国优质绿色产品,还包括技术、服务、管理等在内的整套完整解决方案。

  中国外贸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明显,不仅体现在产品的升级迭代上,也体现在全产供链的深度变革上。在研发端,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绿色理念融入产品设计;在生产端,企业在原材料、用能、工艺等方面持续创新,不断增强产品绿色低碳属性;在物流端,外贸运输更多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和船舶,碳排放不断降低。这些都是外贸产供链绿色转型的生动缩影。

  近期,中国在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上提出,将为填补世界“绿色缺口”作贡献。李成钢表示,中国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已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中国将继续向全球提供实惠的绿色低碳产品,积极与世界分享绿色低碳发展成果。

  四方面举措促进绿色贸易发展

  持续提供优质实惠的“绿色产品”,推动外贸全链条“协同降碳”,营造绿色贸易发展的“良好环境”……《实施意见》作为我国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充分体现了创新引领的鲜明特点。同时,精准聚焦绿色贸易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了四方面的针对性举措,涵盖了外贸产供链的全过程、各环节,包括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加强外贸企业培训,发布最佳实践案例;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外贸产供链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降低外贸产品碳排放量;推动物流绿色低碳发展等。

  《实施意见》还提出,拓展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和技术进出口,发展绿氢等可持续燃料贸易;探索发展再制造产品进出口;支持企业利用自贸协定的优惠安排,拓展绿色低碳领域贸易合作,打造对外经贸合作新亮点;提升展会绿色化水平。

  要让绿色产品和服务顺畅地流动起来,离不开公平、包容的国际规则和广泛互认的标准体系。目前,我国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已覆盖电器电子、家具、建材、快递包装、塑料制品、洗涤用品等122种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产品,共发出绿色产品认证证书近4万张,涉及获证企业8000余家。

  李成钢表示,我国将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低碳产品、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降低因为标准差异带来的贸易成本。同时,还将通过多双边经贸渠道,参与低碳经贸规则磋商谈判,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让绿色发展惠及世界。

  在建立健全绿色贸易支撑保障体系方面,将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基于外贸产品碳足迹核算结果等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绿色低碳行业的承保力度;建立绿色贸易统计监测分析体系,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等。

  绿色设计、绿色制造赋能绿色贸易

  绿色贸易的基础是绿色的产品和产业。近几年我国“新三样”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正是绿色制造赋能绿色贸易的生动体现。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王鹏表示,近年来,工信部坚持把推行绿色设计、普及绿色制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累计创建了451家绿色设计企业,开发推广了绿色产品超过4万个,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家,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超过20%。

  通过引导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更重要的是,很多企业还因此提升了品牌形象,获得了“绿色溢价”,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通过推行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促进了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装备等一系列新兴产业发展,为绿色贸易开辟了更多新赛道。

  王鹏强调,下一步,工信部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更大力度普及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加快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循环利用等全链条的绿色转型升级。“点线面”结合,打造绿色产业生态,为拓展绿色贸易夯实产业基础。

  具体来看,一是“源头”上推行绿色设计。二是“点”上建设绿色工厂,计划到2030年,国家、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到40%,引导绿色工厂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培育一批零碳工厂。三是“线”上开展绿色供应链提升行动,推动大型企业发挥龙头牵引作用,通过绿色采购等倾斜政策支持,带动整个链条绿色转型。四是“面”上发展绿色园区,推动高新区、工业园区绿色转型,同时要积极培育建设一批零碳园区。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1日 04版)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