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唐一歌 吴春燕
时近立冬,岭南晴暖。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城同步举行。这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火炬传递,也是全运会火炬首次在香港和澳门传递。“绽放”的火焰、热烈的欢呼,点燃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体育激情。
三地同心 四城同传
上午9时许,粤港澳三地惠风和畅,十五运会火炬传递仪式在深圳莲花山公园举行。随后,香港、澳门、广州、深圳4条线路的第1棒火炬点燃,4位首棒火炬手手持火炬起跑。本次传递共设火炬手200棒,每个城市50棒,每棒跑动50至100米。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从奥运冠军到基层工作者——共同擎起名为“绽放”的火炬,跑过三地四城的标志性景观,将岭南文化、山海风情与都市活力串联成一幅流动的画卷。
香港站的传递以香港特区政府总部为起点,传递路线别具匠心,火炬手们不仅接力跑步穿越金融核心区,更乘船横渡维多利亚港,最终抵达启德体育园。全长约10公里的路线生动展现了香港作为国际盛事之都和全球金融中心的活力。
在澳门,火炬从特区政府总部出发,沿2.6公里路线,途经南湾大马路、板樟堂街的葡式建筑,最终抵达世界文化遗产大三巴牌坊,在奔跑中充分诠释了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窗口”的深厚底蕴。
广州站的起跑仪式设于承载城市记忆的越秀山镇海楼前。火炬途经明代古城墙、五羊石像等历史地标,一路延伸至星海音乐厅、珠江新城、海心沙亚运公园等现代景观,全程11.6公里的路线串联起广州作为“千年商都”的过去与未来,彰显出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活力。
深圳站的传递路线全长45公里,为四城之最。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肩负首棒重任,他激动地说,“能够亲身参与这次火炬接力,将这份象征着开拓精神和民族梦想的火种传递下去,我倍感自豪!”在空路传递时,火炬手携火炬、火种乘直升机飞越红树林,抵达前海石公园。整条路线串联行政中心与科创园区,立体展现了深圳作为“开放之城”的改革基因与创新实力,也致敬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辉煌历程。
科技赋能 跨向未来
本次火炬传递不仅是体育的盛会,更展示了诸多前沿科技。多项创新应用融入传递流程,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
在深圳站,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夸父”作为“0号火炬手”亮相。这款“深圳智造”的机器人无需技术人员陪跑,就能手持重达1.6公斤的火炬自主完成第2棒与第3棒之间的传递任务,实现了全球首次由人形机器人独立参与的火炬传递。从“夸父”手中接过火炬的中学生王裕宁感触颇深:“跟机器人面对面传递火炬,感觉非常科幻。”
与此同时,广州越秀公园五羊石像前也上演了“科技+圣火”的精彩一幕。在前8棒火炬手完成传递后,无人驾驶车辆载着火种灯与火种守护人,从这一城市原点平稳驶出,沿解放路、沿江路行进,最终抵达广东体育馆,优雅完成全运会历史上首次无人驾驶车火种传递。
更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全运会的“源火”采集自南海1500多米深处的可燃冰,通过太阳能引燃可燃冰的方式获取。这束从深海走来的火焰与机器人、无人驾驶车等尖端科技相结合,生动诠释了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也象征着湾区发展动能的源源不绝。
火炬传递结束后,四城火种于当日下午汇聚广州,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融火仪式,为11月9日的开幕式主火炬点燃做最后准备。届时,这簇从深海采集、由科技护航、经四城传递的圣火将在粤港澳三地的共同守护下,于主会场熊熊燃起,照亮湾区同心、共赴未来的全新篇章。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3日 09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