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论坛】按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键”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论坛】按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键”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03 05: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论坛】

  作者:陶庆先(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前不久,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上榜企业2024年度共实现营收43.05万亿元、净利润1.80万亿元,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实现入围门槛的二十三连升,充分展现了中国民营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2018年11月和202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时代命题。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占全国企业总量92%以上。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4月,民营经济经营主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达71.3%。海关总署监测表明,2024年,民营企业实现“三个首次”:即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民营企业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民营企业占我国消费品进口比重首次超过50%。这种地位表明,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民营经济都将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形式。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民营经济支持政策,各地积极配套相关政策,形成了覆盖融资、准入、创新、权益等维度的立体政策矩阵。2023年7月,《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系统擘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路径;2025年,民营经济促进法以国家立法形式明确,发展民营经济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相关支持政策已转化为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基础性法律制度。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进入新时代,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巨大,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新机遇、提供更大发展空间。许多民营企业苦练内功、改革创新,提高生产经营的决策和管理水平,通过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竞争力,赢得了市场,获得了成长。

  高质量发展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自觉投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多作贡献。面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构的挑战,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主动嵌入国内大循环并联通国际双循环,形成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面对国资、外资与消费升级的多维竞争,低价规模战失灵,许多民营企业牢牢抓住创新这个关键词,推动技术、品牌、标准不断提升,从被动适应市场转向主动定义市场,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锻造了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勇担时代重任,敢作敢为、善作善成。增动能,把创新驱动与效率革命写入企业基因。近年来,民营企业中涌现出不少“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杭州六小龙”更是火爆出圈。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民营企业主动或积极参与集中攻关“卡脖子”难题,把数字化、绿色化嵌入战略主轴,持续拓宽产业发展护城河,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链生态,将成为企业自身优化发展的有效举措。

  培育一流的营商环境,让那些更具效率、更富创新意识和更强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将有效带动企业市场地域空间与细分市场的扩展,有助于激发民营企业的巨大发展活力。

  减阻力,用制度松绑和成本减负为民营经济发展清障提速。以数智化持续深化的“放管服”改革,推动要素公平流动、获取便捷,是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拨红利”。持续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断完善新型基础设施,构建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市场服务体系,将使民营企业轻装上阵、专注高质量发展的通道愈发宽阔。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3日 12版)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