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提档升级,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闽鄂川推动高质量发展观察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提档升级,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闽鄂川推动高质量发展观察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05 03: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活力中国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 张晓华 季雅宁

  从福建晋江以全产业链优势对接全球时尚,到湖北竹山“低空航线”让山区群众30分钟直抵城区,再到四川成都“首发经济”吸引全球潮牌首店竞相落户……一幅“扩容提质、赋能增效”的奋进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期,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赴福建、湖北、四川等地调研,探寻各地在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改善民生领域的好经验好做法。

提档升级,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闽鄂川推动高质量发展观察

湖北潜江,虾农在展示捕捞的小龙虾。新华社发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夯实供给根基

  只需要66元,出门就能“打飞的”?

  真真切切,就在湖北竹山。

  “有了这低空航线,竹山实现与十堰城区30分钟、与宜昌2小时直达。”竹山机场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魏一铭介绍,竹山通用机场低空航线开通后,活动期间竹山到十堰的航线单程票价仅为66元,到宜昌的票价不过199元,“打飞的”出行不再是竹山人的梦想。

  依托竹山通用机场,竹山吸引了23家低空相关企业签约,建成湖北省首个低空飞行器试验基地,初步形成了以航校培训、科普研学为核心的通航产业体系,低空经济全产业链雏形已现。

  低空经济的发展,还改写了当地的物流规则。在竹山县官渡镇,7条无人机物流航线覆盖全镇68个自然村,形成“镇-村”直达的空中物流网络,彻底解开了“山货出不去、网购买不到”的死结。

提档升级,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闽鄂川推动高质量发展观察

福建盼盼食品集团5G智慧工厂的饮料产品自动包装生产线。新华社发

  培育发展新动能离不开新兴产业的“换挡”加速,也离不开传统产业的“焕新”升级。

  福建晋江,素有中国鞋都、世界夹克之都等美誉:全国五成鞋服配套产量出自晋江,全球每5双运动鞋就有一双“晋江造”,每5件夹克同样有1件产自晋江……但是,仅仅依靠技术升级,并不能匹配如此巨大的制造体量,也无法稳固“时尚弄潮儿”的竞争优势。

  “这是今年6到8月美国市场运动卫衣爆款分析,受欢迎的主要是拼接设计、潮流图案等。”在晋江运动时尚(全球)创新中心,设界科技集团副总裁殷瑞翔指着电子屏幕说,“站在晋江,就可以看到世界的潮流。”

提档升级,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闽鄂川推动高质量发展观察

“银发专列”行驶在四川成都市境内的石羊立交桥上。新华社发

  “设界旨在通过升级专业市场配套,为晋江纺织鞋服企业提供原创设计、品牌孵化、产学研合作、时尚趋势发布等产业服务,提升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晋江鞋服产品附加值,让更多企业扬帆出海。”福建泉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刘龙真说。

  如果说产业升级的作用是“强身健体”,那么在四川,一场“与时间和成本的较量”,则彰显着物流提速对区域经济“舒筋活络”的巨大作用。

  “鲜榴莲通过中老班列,从泰国万象站装车,以全冷链模式运抵成都,只需72小时,较海运提升约70%的时效,较空运降低约50%的成本。”成都陆港新通道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川告诉记者,这破解了东南亚水果“价格高、时效慢”的消费痛点,为水果经济注入新活力。今年开展进口榴莲业务以来,成都国际铁路港榴莲贸易额已突破1亿元。

  如今,“蜀道难”的千年嗟叹,化身为以成都为主枢纽,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使成都一跃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

提档升级,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闽鄂川推动高质量发展观察

游客在湖北利川市腾龙洞景区游览“卧龙吞江”自然奇观。新华社发

  从“买得到”到“买得好”,激发循环活力

  作为颇具号召力的餐饮消费单品,小龙虾因其美味和“社交属性”广受吃货们的喜爱,成为消费市场的“流量担当”。然而,老饕常有“夏季吃虾、其他季节等虾”的苦恼,虾农则常陷入夏季“虾贱伤农”、冬季“空塘无收”的窘境。强烈的季节波动,不仅抑制了产业价值释放,也限制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以前养虾靠天吃饭,现在咱这虾,四季都能上餐桌。”在湖北潜江张家窑,虾农李福建承包了30亩池塘,采用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创新研发的“四季有虾”技术,全年产虾1.2万公斤,年销售额近40万元。

  “冬季要吃特制的营养餐,配合水温等生长环境的调控,就能让小龙虾在冬季保持生长。”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波介绍,通过不断实验和研究,潜江实现了池塘精养、温棚土池、工厂化养殖等技术革新,实现小龙虾全年稳定供应。

  养殖技术的更新迭代,推动了选育繁育、生态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旅游、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电子商务、节会文化等全产业链加速发展。目前,“潜江龙虾”综合产值已突破870亿元。

提档升级,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闽鄂川推动高质量发展观察

在福建厦门鼓浪屿八卦楼拍摄的风景。新华社发

  技术赋能不仅是小龙虾“畅游”四季的助力,也是福建佛跳墙突破空间限制,带动消费升级的密码。

  “通过创新工艺制作的即食佛跳墙,只要简单加热,就能品尝到餐厅里一样的美味。”福建福州市马尾区海文铭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欧于斌介绍,液氮锁鲜、全自动包装等一系列技术,极大保证了佛跳墙的正宗口味,加上冷链物流的支持,产品48小时内可以到达全国各地。

  “产业链再造,让佛跳墙这道传统名菜成功进入千家万户,既让老百姓吃得起,也大大提升了产业规模,实现供给和消费同时受益。”欧于斌说,现在公司每天生产佛跳墙4万份,并出口至几十个国家。

  不同于“让产品走出去”的发展策略,成都正通过首发经济驱动城市活力,让消费“走进来”。

  全球顶级纪录片IP《BBC EARTH极地生灵数字影像大展》在成都拉开首展帷幕;潮牌“GOODBAI”西南首店落地成都,开业仅10余天日均营业额便突破20万元;70款首发车型亮相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今年以来,成都“首店、首展、首秀”热度居高不下。截至目前,成都首店总数已突破4000家,仅次于北京、上海。

  “首发经济”持续升温的同时,成都通过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打造消费新场景、推动离境退税制度创新等措施,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今年1至7月,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6549.8亿元,增速位居全国消费万亿级城市第一。

  从“兜住底”到“托好底”,多办民生实事

  在湖北天门服装电商城,AI数字人主播24小时不间断地用多国语言向全球客户展示最新服装款式。“去年日均发10万单,卖了13个亿。今年的目标,要冲20亿。”莱依窕服饰公司董事长熊飞翔信心满满。

  从一家靠“来料加工”的小作坊,发展到如今的行业龙头,秘诀是什么?

  “我以前在广东,听说老家大力扶持服装电商,不仅有免租厂房,还能解决物流、用工问题,我就回乡创业了。”熊飞翔的经历,正是天门推动服装产业升级的缩影。

  为吸引服装人才回流,天门先后出台4项17条针对纺织服装产业的专项政策,设立每年2亿元产业基金,厂房“三年免租、两年减半”,降低企业起步成本;推出专项贷款,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建设职工宿舍、智能云仓、直播基地,让创业者“拎包就能干”。

  “目前服装电商从业人员中,轻技能岗月均收入4500元左右,技术岗月薪过万元,熟练工年薪可达15万元。”天门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吸引了8.4万名游子返乡,带动16万人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了“就业不用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

  类似的“家门口幸福”,最近也落到了福建漳州市民刘晓梅身上。

  “我2027年退休,想知道延迟退休与不延迟退休养老金差多少,怎么交社保更划算?”在漳州市芗城区社保服务体验馆内,得知刘晓梅的来意后,工作人员引导她使用手机端的“AI社保规划师”,在收集家庭就业、收入、负债、投资、赡养负担等信息后,系统即时生成两套规划方案:距离法定退休年龄还有2年1个月,按照现在的缴费基数,50周岁退休预计每月养老金为1587元;若延迟5个月退休,预计每月可领养老金1691元。

  “家门口的银行就能帮我算清楚怎么交社保最合算,真方便。”刘晓梅明确了社保缴交计划,还给社保规划服务点了个大大的赞。

  2024年,漳州率先将社保规划服务延伸至银行网点,将高频社保业务“搬到”群众家门口,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近2500次“一对一”社保规划服务。

  “社保规划服务算的不仅是‘经济账’,更是‘安心账’。”漳州市人社局副局长张晓斌表示,通过规划服务,更多群众主动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参保方案,为“老有所养、老有优养”奠定基础。

  银龄幸福,不仅要算清“养老账”,也需要优质的养老服务供给。

  “全日托老、日间托老、临时托老,我们都能接,目前33张全托床位满员入住。”成都金牛区营门口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养老院,院长高敏介绍,中心的老年食堂不仅服务院内老年人,也接待院外老人和“上班族”临时就餐,还会组织志愿者为辖区老人上门送餐。“我们还定期组织电影放映、知识讲座,开展理发、义诊等活动,深受大家欢迎。”

  近年来,当地建设了多个类似的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将日间照料、生活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向老年人身边聚集,并通过建设运营补贴、租金减免和民用水电气价格等优惠,确保其低成本可持续运营,让越来越多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专业的养老服务。

  “做手工、跳体操、搓麻将……这里好耍得很。”一位在棋盘上与老友激战正酣的老人笑着说。

  (项目统筹:光明日报记者 方曲韵、尚文超、马姗姗)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5日 12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