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新大众体育巡礼】
光明日报记者 唐一歌 吴春燕
桨片飞,浪花奔,鼓点激昂,喊声震天……
这是广东佛山龙舟超级联赛现场。当地人自豪地把它称为“龙超”。
赛龙舟,源于战国时代,其中以南方为盛。先秦时期,百越先民即将舟船制成龙形,以竞渡形式禳灾祈福。
而今,广东佛山人,为赛龙舟赋予了新内容:比赛时间,不仅仅是一个端午节,从年初“二月二龙抬头”的起龙仪式,到年末的“龙超”总决赛,全年超55项。比赛花样,从女子赛、单人赛到半山龙舟、老龙比美,从村头窄道到开阔江面,从高速过弯漂移到迅捷倒挡手刹……
对于这项传统文化习俗,当地人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男女老少都参与,万人空巷寻常态。”
还有学者给出了这样的结论:“佛山人将新科技、新业态、新认知融进了传统习俗,打造出了‘新大众体育’的佛山范式。”
今日的佛山“龙超”,已经办成了全国性的“龙超”赛。
11月2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最强村居龙舟争霸赛鸣锣开桨。200米直道赛、500米耐力赛……河道两岸挤满了密密麻麻的观众,各大平台纷纷开通直播视频,很多外国人也在线观看。
“我要做叠滘第一个外国‘扒仔’!”德国教师Michael白天在顺德教德语,晚上准时出现在陈丰村的夜训河道。从春节后的首次集训到端午前的冲刺,他从未缺席,“‘一条龙船一条心’,这是我从没感受过的团结精神”。
澳门高中生温永铖,每周穿梭于濠江与佛山之间参加龙船训练。他的爷爷与父亲都曾是潭头村龙船队的鼓手,如今轮到他接过桨板,“我不是一个人在划,是带着两代人的心愿!”
“就算晚上下暴雨,我们披着雨衣也要练!”洙泗村的梁倩怡,看了丈夫扒龙船的威风后也毅然加入女子队。她们平均年龄超40岁,多是母女档、姐妹兵。“在这里,我不是妈妈、不是妻子,我是敢拼、爱赢的我自己!”
现在的佛山,几乎村村都有龙舟队。起龙、采青、游龙、龙船饭、龙舟说唱……一系列被列入非遗的民俗活动,在“龙超”的带动下重新焕发活力,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漂移咖啡、龙舟雪糕、阿飙公仔热销,老传统与新消费的嫁接,比龙舟漂移更加“丝滑”;村口柠檬茶摊日均售出千杯,河涌边的民宿一房难求。
一条河涌就是一条消费带,一条龙舟撬动上亿元产业链。“龙超”划出的不仅是一道道水痕,更是一条大众体育、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航道。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6日 0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