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广西:技工教育让八桂青年人生出彩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广西:技工教育让八桂青年人生出彩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07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王瑾雯 光明日报通讯员 姜界峰

  “以前没得选,现在主动选未来。”广西商贸技师学院学生陈勇安信心满满。凭借过硬的新能源汽车检修技能,他通过了一家车企的招聘,今年6月奔赴海外工厂。在广西,像陈勇安这样主动踏上技能赛道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一技在手,就业无忧。技能成才正成为八桂青年实现人生出彩的重要路径,这背后是广西技工教育深耕细作的坚实支撑。

  将课堂搬进车间

  毕业于广西科技商贸高级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蓝世杰,初中成绩优异,出于清晰的职业规划,升学时他选择了技工院校。如今,他已是上汽通用五菱涂装车间的高级技工,月入近万元。他在技工学校的同学也大多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或自主创业者。

  近年来,广西搭建自治区、市、县三级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机制,将9853家重点企业纳入服务清单,精准摸排用工与培训需求,明确70家链主型龙头企业,要求各市重点对接2家人工智能企业、10家产业链主企业和1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产教评融合的技能生态链。

  “上汽通用五菱厂中校”是其中的典型案例。通过把校园建在工厂中,将课堂搬进车间里,让专业扎根产业链,该校已为汽车产业精准输送4495名高技能人才,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衔接”。

  新增人工智能等前沿专业

  今年秋季,广西工业技师学院招生异常火爆,部分专业分数线直逼普通高中。热度背后,是产业升级带来的强劲人才需求——前三季度,广西多个职位热度逆势攀升,技工类、生产制造类职位稳居人才缺口前三。

  广西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训主阵地作用,明确要求院校社会化培训人次需达到在校生的一半以上。通过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引导培训资源向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职业等领域聚集。今年前7个月,广西全区已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14万人次。

  近日,记者走进广西商贸技师学院的“未来车间”,看到工业机器人灵活舞动,3D打印机不停作业。院长宋成多介绍:“传统‘车钳铣’等老专业规模逐步缩减,面向人工智能、未来交通与低空经济等新领域的专业招生占比已达35%。”

  随着广西1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新能源电池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青年的择业观念发生着深刻变化。2025年,广西33所技工院校纷纷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等前沿专业,新领域专业数量大幅增长。

  开辟“出海”新航道

  如今,越来越多技工学子走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等重大工程现场,成长为技术骨干或创业带头人。“新八级工”制度的实施,打破了技能人才晋升的“天花板”,让技能价值得到彰显。

  依托“一湾相挽十一国”的区位优势,广西深入推进“技能筑梦”行动,启动第二批“一带一路”技能筑梦行动优质服务载体申报,举办专项座谈会强化中国-东盟校企交流。今年以来,广西交通技师学院等院校已开展面向东盟的技能培训班8期,累计培训外国学员300余人。

  广西还为技工教育开辟“出海”新航道。广西工业技师学院等3所院校入选“南南合作”技能开发项目,联合东盟院校开发12套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体系,共建7个职业及专业标准,编制34套中英文教材,推动区域技能标准互通。广西科技商贸高级技工学校等2所院校参与老挝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等4个专业职业标准建设,获评老挝职业标准开发优秀建设单位。

  技能成才之路在八桂大地上正愈发宽阔明亮。当以陈勇安为代表的技能人才带着精湛技艺自信走向世界,他们的力量汇聚成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磅礴动能,使技工教育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芒。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7日 10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