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文化周末:收秋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文化周末:收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07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女真(辽宁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

  1

  汉语中有些词,前后两个字的位置调换后意思基本不变,比如“秋收”与“收秋”。“秋收”偏书面语,更正式;“收秋”通常用在口语中。在我看来,除了书面语和口语的语感差异外,这两个词另有微妙区别。“秋收”宏大而有气势——我最喜欢看航拍北大荒的镜头,现代化农机在广袤的黑土地上驰骋,机头吞进庄稼,机尾吐出玉米、大豆、水稻,那种令人喜悦的震撼人心的画面必须用“秋收”来表述;相比之下,“收秋”更适宜用于面积有限的场景,比如农民在小块的自留地里劳作,比如前些日子我在自家的园子里忙碌。

光明文化周末:收秋

插图:许馨仪

  我生活的地方位于北纬42度,秋季收获作物基本集中在十月中上旬。寒露、霜降来临,气温明显下降,大田里的玉米等作物开始收割,我的小园子也该“罢园”了。如果说敬惜字纸是读书人的好品德,那么颗粒归仓则是耕耘者的必修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小读《悯农》长大的人,怎能不珍惜点滴收成?

  园子很小,菜品不算丰富,但进入眼帘的大多是我辛苦种植的,能吃、能用的,我要尽量收藏起来。收藏数量最多的是南瓜和冬瓜。从春天开始,葱、韭菜、菠菜、生菜、白菜、油麦菜、荠菜、香菜、臭菜、苋菜、空心菜、黄瓜、豆角、西红柿、辣椒、茄子、苦瓜、秋葵、萝卜、乌塌菜、丝瓜陆续成熟。冬瓜和南瓜早就结了硕大的果实,最大的冬瓜已经长到一米多长,但我一直没动手摘——冬瓜、南瓜可以等到霜降后采摘,储存得当,至少能吃到春节。如果冰箱有足够的空间,还可以把它们切成块或者片冷冻保存。二十几个冬瓜和南瓜,足够我这个冬天享用了。

  没转红的西红柿也要摘下来。记得有人说市场上卖的西红柿是靠打药催红的,所以没有了从前的味道。有过收秋经验之后,我发现那些“罢园”时摘下来的青绿的西红柿,自己也会慢慢转红,根本无须打药。当然,由青绿慢慢转红的西红柿,味道跟在秧子上自然熟透的西红柿没法比,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西红柿成为商品,从田间地头、温室大棚到消费者的餐桌,要经历采摘、运输、售卖等环节,所以必须给众多环节留出时间,必须种植方便运输、耐储存的厚皮品种。过去家庭小园子种植的薄皮老品种西红柿难以适应商品化的需要,必然越来越远离大众餐桌。我园子里的西红柿也不是老品种,秧苗是春天在集市上买的,但不打药,也没上化肥,生长过程在我的全程监督之下,吃起来放心。

  紫苏有“全阳草”的美称。紫苏的种子只有小米粒大小,往年我任其落地,这个秋天,我收集了起来。紫苏的种子炒熟后碾碎,可以调成月饼的馅料,也可以烙紫苏椒盐饼。紫苏叶是韩式烧烤中包肉的好食材,还可以制成紫苏茶,蒸黏豆包时把紫苏叶垫在豆包下面,豆包会有特别的味道。紫苏的茎秆冬天用来煮水泡脚可以驱寒。

  2

  收秋其实远不止收获、收藏那么简单。那些有利于来年种植的所有行为都可以纳入收秋的范围,比如拆架子、拔秧子——西红柿、丝瓜、苦瓜、冬瓜、南瓜的架子、秧子要清理掉,这些活儿不能留到明年春天。收秋后翻地,地表下的虫卵就给翻了上来,严寒会冻死虫卵,让明年的种植少一些虫害。再勤快一点,挖个深坑,把枯枝烂叶搂在一起埋下。它们看似无用,然而被土地接纳后会变成腐殖土,丰富了土地的有机质。土地是要养的,不能一味攫取。

  土地也在默默收秋。土地自己会收获种子——既有让我惊喜的菜的种子,也有给我增加麻烦的草的种子。紫苏、苋菜、荠菜的种子,是土地最容易收获的。紫苏和苋菜的种子都只有小米粒大小,荠菜的种子更小。土地默默地将这些种子收藏起来,在我毫无察觉之时。准确地讲,荠菜的种子其实夏天就被土地收获了,进入秋天,已经悄悄发出这一年的第二批新苗,只不过还没等长大就迎来了冬天。当严寒降临,露出地表的荠菜的叶子被冻死了,但总有种子在我肉眼看不见的地方经历严冬的考验,就像我特意种的菠菜和白露葱,是来年春天最早复苏、冒头的春菜。而紫苏和苋菜,你种过一次,以后就再也不用特意播种了,种子成熟后被土地默默收藏,土地已经帮你播种完毕。那些种子播种在什么地方呢?春天来了,你就知道了。

  北方土地上出产的粮食、蔬菜有好口碑,这跟昼夜温差大有关,跟土地可以休养生息有关。冬日,我经常站在窗前看白雪覆盖的园子。白雪之下,冷冻层之下,种子正在土地的怀抱中休眠、攒劲。

  3

  中秋节过后,我去本溪看枫叶。每年秋天去本溪看一次枫叶,是我多年来的习惯。那片生长着枫树的群山沟谷,每到秋天,便像老朋友在远方呼唤我,我总是欣然前往约会——这或许可算作另一种“收秋”。

  位于本溪的连绵群山属于长白山余脉,铁刹山、平顶山等是其中比较有名的山峰。本溪有“枫叶之乡”的美称,秋天吸引远近游人前去赏枫。东北地区可以观赏秋叶、秋山的地点不止一处。纬度的原因,黑龙江、吉林、辽宁先后降温,赏秋人可以自北向南一路走下来。本溪枫叶好看的景区大多在本桓公路两边的山谷沟岔里,路窄车多,如果国庆节假期与赏枫期叠合,拥堵是常态。我错峰出行,选择长假后前往,既避开人流,也想等待最佳观赏期——今年国庆节期间气温高,枫叶不会红得太早。

  赏枫叶的景区有老边沟、枫林谷、关门山、大石湖等,如果你不想花钱买票,那就沿着本桓公路慢慢走、慢慢逛,也能看到枫叶的秋姿。今年我选择去大石湖景区。驱车行于本桓公路,两边的绵绵秋山介于黄绿之间,红色偶尔能够瞥见。我心中忐忑,可能还是来早了,买票进去会不会花了冤枉钱?进景区不久,很快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景区里溪水潺潺,观景路沿溪水修筑,两边的山坡上,枫叶多半已经转红,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枝条上摇曳生姿,吸引游人驻足拍照留念。

  和年轻时不同,我现在更喜欢拍空镜头。我专心寻找形状完美的叶子,想拍下一片没有瑕疵的枫叶,作为今年到此一游的纪念。很遗憾,进入我眼帘的枫叶,无论长在树上的还是已经落地的,无论颜色红透了的、介于红黄之间的,还是极少数正由绿转黄甚至还是绿色的叶子,要么缺了边角,要么叶片中间有虫子咬过或者被某种外力破坏而留下的痕迹。想拍到一片十全十美的枫叶很难。听说今年夏天、秋天气温偏高,叶子普遍受过虫害,也许,这是我没能找到完美叶片的原因。

  站在大石湖景区的山坡上,风吹枝摇,看满山枫叶和正在赏枫的游人,心中渐渐释然。经历春风、夏雨、秋凉,枫叶难得无瑕,但这不影响枫叶点缀的秋山的伟岸,就像我们自己和身边人,或许不够完美,但不妨碍我们踏踏实实地走在各自宝贵的生命历程中——漫长的人类历史,正是由无数不够完美的个体生命合力书写的。

  我把小园子里的菜收起来,把秋山、枫叶收入镜头和心中。秋天过去,冬天来临,我和小园子、秋山一样,待春来,准备迎接新一年的四季轮回。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7日 15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