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时评】以红色薪火照亮青春征程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时评】以红色薪火照亮青春征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07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时评】

  作者:陆雯(常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联合七部门印发通知,明确开展全国高校“立报国强国大志向 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宣传教育活动,要求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用好红色资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广大学生不断增强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青春答卷的使命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青年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上,当代青年肩负民族复兴大任,推进红色基因传承能够让新时代青年得到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更加坚定信念,勇担使命,激发奋斗力量,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更绚烂光彩。

  红色文化如精神灯塔,照亮青年人生航程,助其树立远大志向。在革命烽火岁月,面对民族危亡,年轻学子们或以知识探求救国真理,或以行动投身革命实践。他们中有人远渡重洋刻苦求学,有人毅然走向斗争前线。李大钊、方志敏等革命先驱在青年时期就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前途紧密相连。这种深植血脉的红色基因,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种,持续指引着一代代青年在时代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新时代青年生长于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砺,因此更需涵养艰苦奋斗的精神。例如,面对压力不迷失方向而勇毅前行的决心;在挫折面前保持韧性,不轻易放弃目标;不满足于停留在“舒适区”,敢于突破自我的勇气,等等。重温革命先辈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守信念、砥砺前行的感人事迹,能够有效激发当代青年以积极心态应对挑战,在实干中书写精彩人生。

  互联网的普及为青年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手段,但数字时代信息纷繁复杂、多元文化交织碰撞,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侵蚀青年成长,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通过系统学习红色历史,青年能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理解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在纷繁世相中站稳立场、明辨方向,提升是非判断能力,自觉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更应当不断弘扬红色文化。应当契合青年认知特点与接受习惯,紧密结合青年的现实关切与成长需求,注意表达方式,让青年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更加深刻。守正创新,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青春血脉,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

  在方法上“破局”,变灌输为互动,为学生创造沉浸体验红色文化的条件与环境。通过开发VR红色展馆、历史情景模拟剧场等互动平台,让青年在角色扮演中重温历史温度与厚度;借助新媒体矩阵,以短视频等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红色文化的轻量化传播与社交化分享,让教育过程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

  在内容上“破壁”,让红色历史跨越时空,和当代青年进行直抵心灵的对话。通过挖掘革命先辈的青年岁月,展现他们与当代年轻人相仿年龄时的理想追求,建立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将艰苦奋斗精神与青年面临的现实挑战结合起来,用红色基因中的智慧与勇气为青春困惑提供解答,使红色历史真正成为青年的精神源泉。

  在主体上“破圈”,通过青年群体自身的引领作用,带动更多青年参与红色精神的传承。鼓励更多青年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诠释红色精神,通过“青年讲给青年听”的方式,以真实、立体、全面的历史叙事赢得青年的认同,让红色故事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在目标上“破立”,不仅追求红色知识入耳入脑,更要实现其入心落地,转化为自觉行动。通过组织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服务等志愿活动,在服务社会的亲身实践中体会红色精神的当代价值。完善评价反馈机制,及时了解青年的思想动态,确保红色教育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青春因激情而闪耀,生命因奋斗而精彩。传承红色基因,绽放青春光芒,在奋斗中实现人生理想,在拼搏中书写时代华章,这既是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必然要求。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7日 03版)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