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吴琳 刘勇
“嘿、哎嗨、喂吆号……”碧波万顷的黄海深处,阵阵铿锵有力的号子穿透海风,回荡在星罗棋布的岛屿之间。近日,长海号子《喊海》在“村歌嘹亮”2025全国集中展演活动中荣获“最佳人气团队”和“嘹亮好声音”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海岛非遗文化传承的肯定,更是对一支坚守海疆40年的文艺志愿服务队——辽宁大连长海县海上文艺轻骑队的最好褒奖。
浪尖坚守:风雨无阻送戏上岛
长海县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海岛县,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海岛边境县,犹如一串散落在黄海深处的珍珠,由195个大小岛屿串联而成。特殊的地理环境,曾让这里的文化生活长期处于“孤岛”状态。20世纪80年代,为了打破岛上居民文化生活的沉寂,长海县委精心组织了一支充满活力的队伍——海上文艺轻骑队。他们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海岛的文化生活。
轻骑队退休老队员张陆宝回忆起1985年的首次演出,依然心潮澎湃。他说:“当时队员们挤在全县唯一的客船上,在波涛中颠簸了整整5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临时搭建的戏台虽然简陋,但队员们依然用高涨的热情和精湛的演出收获了渔民观众的喜爱和喝彩。”
2023年夏季,轻骑队前往大耗岛演出,当时正值台风季节,海面上风浪汹涌。队员们乘坐的小船在波涛中剧烈颠簸,船长劝他们返航,轻骑队志愿者刘文霞却坚定地说:“岛上乡亲们一直在盼着这场演出,不能让他们失望。”靠岸后,队员们强忍不适,立即投入工作中。台下,一位年迈的渔民抹着眼泪说:“这么大的风浪还来给我们演出,轻骑队是真心为咱老百姓啊!”
40年来,轻骑队在各个小岛间穿梭,用小船架起了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用演出将党的关怀送到万千岛民身边。
使命担当:让党的声音传遍群岛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始终是轻骑队不变的初心与使命。40年前,轻骑队首演节目就选择了一曲现代革命京剧《共产党员》,他们唱的是共产党员,展现出的更是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作为。
多年来,轻骑队坚持“文艺+理论”相结合的表演形式,近年来创作的歌曲《三八女炮班进行曲》《点赞新时代》《长山岛好地方》等作品,将党的方针政策融入艺术表演、走近渔村的老百姓。
“轻骑队始终致力于把政策唱进老百姓心坎里!”长海县文化馆馆长王兆强常把这话挂在嘴边。在他的带领下,轻骑队打破了传统理论宣传的枯燥感,让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惠民的政策嵌入化、发展的成果具体化,成为长海县基层理论宣讲的重要力量。
扎根生活:从渔民故事到舞台精品
演出之余,轻骑队不断收集创作灵感、故事素材。一次演出后,有一位老渔民讲述了自己在海上遇到风暴时与同伴相互扶持的经历,让轻骑队深受感动。很快,他们便将这个故事以话剧形式搬上了舞台。
长海号子作为当地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海岛人民悠久的历史记忆和深厚的情感内涵。轻骑队从长海号子独特的韵律、质朴的歌词中汲取灵感,创作了音乐作品《喊海》、情境舞剧《大橹·号子·红腰带》等作品,让长海号子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40年来,轻骑队累计开展送戏下乡活动800余场,直接服务群众超过10万人次。在他们的带动下,长海县陆续组建起12支村级文艺小分队,培养文艺骨干200余人,持续增强海岛文化的“造血”能力。
长海县文化旅游体育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刘建华表示:“当‘文艺赋美’的春风吹向广袤乡村,国家政策的持续扶持才能让轻骑队扎根。未来,轻骑队将继续为海岛群众提供更加多元、更高质量的文艺志愿服务,让文化的灯火,照亮黄海深处的每一个角落。”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7日 0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