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浦江观察】
光明日报记者 王禹欣
精彩纷呈的展品展示,互利共赢的签约合作,深入交流的论坛活动……从“买全球”到“卖全球”,伴随着“四叶草”绽放新颜,我们一同见证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持续释放红利,在深化友谊、拓展合作、共谋发展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溢出效应。

第八届进博会中国馆,国产机器人现场写书法。光明日报记者 刘梦摄/光明图片
作为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不仅构筑了经贸合作的平台,更打开了世界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搭建起一条通向共同发展的桥梁。数据显示,前七届进博会累计组织1100余家外资企业和投促机构赴中国各地开展精准对接。本届进博会上,中国馆展示着中国“十四五”期间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最新成就;同期举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设置33场分论坛及闭门会,举办贸易洽谈、投资促进等配套活动80余场;直播电商邀请国际品牌商家现场开播,为消费者选购全球优质商品——这不仅为参展国家、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更以实打实的成果证明: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当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思潮抬头,“脱钩断链”搅动世界,全球治理赤字持续扩大。面对挑战,各国更要以务实行动打破壁垒、以包容之姿协作发展,方能在求同存异中实现共同繁荣。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是唯一举办国家级进口博览会、持续向全世界开放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空间大、成长预期好。我们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是要同各方在开放联通中相互成就。
实践证明,开放合作是开启发展繁荣的“金钥匙”。实现互利共赢,就要秉持开放包容理念,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从创办进博会、消博会、服贸会等新平台,到自贸试验区扩容、海南自由贸易港扬帆,再到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缩减、扩大来华单方面免签政策适用国家范围……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全球合作,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以合作共赢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传统产业到新兴领域,外资企业持续加码中国市场——这不仅印证了中国始终是全球投资强“磁场”,更说明了唯有坚持开放合作,才能破解全球发展难题,为全球经贸发展凝聚共识、增强信心。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进博会正成为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经贸桥梁”。本届虹桥论坛首次举办全球南方分论坛,并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5》,旨在促进全球南方实现包容性增长,为缩小南北发展鸿沟提供智力支持,让多边贸易体制在实践中焕发活力,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能共享中国大市场红利,促进发展中国家加快实现振兴梦想。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世界经济也是一片大海,世界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共赴“进博之约”,我们收获的是友谊之约、合作之约、共赢之约,是长期的合作平台、双向的互利共赢、系统的发展赋能。未来,我们更要秉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的理念,推动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让共同发展的主旋律响彻全球,奏响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
(光明日报上海11月7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8日 0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