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廉”是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关键维度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廉”是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关键维度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10 05: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王颖(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方道德研究所副所长、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

  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内蕴着深刻的政治伦理和价值观念。廉,作为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是其基本价值理念,也是我们准确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关键维度之一。

  “廉”具有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两个层面的意义

  早在先秦时期,以廉为本的“六廉”(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就成为群吏考课的重要指标,并奠定了后代官吏考察的基本要素。郑玄注曰:“善,善其事有辞誉也;能,政令行也;敬,不懈于位也;正,行无倾邪也;法,守法不失也;辨,辨然不疑惑也。”这六个指标涵盖了品德和能力两方面要求,其前均冠以“廉”字,强调廉是官吏德能的必要前提。这一点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具有高度契合性。

  廉之本义为堂屋侧边。其引申义有两个:一是泛指边、角。《群经平议》中记载“凡侧边皆谓之廉”。二是指事物的棱角。《周礼》记载,“进而视之,欲其帱之廉也”;《吕氏春秋》有言,“其器廉以深”。进一步地,由事物的边、角或棱角的形体特征引申出“廉”的双重道德意义。由边、角的狭窄特征,引申出“‘少拿、浅取、不多得、不贪婪’的‘廉洁’之义”,即经济上不贪不占;由棱角的平直、方正特征,引申出端方刚直、严谨、有气节的政治品格和职业操守。在当代政治语境中,前者强调利益获得的正当性,如,严禁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后者则表现为领导干部应塑造正确的权力观和地位观,深刻理解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以及人民至上的政治理念,从而在思想源头上杜绝权力滥用。

  “廉”在工作作风和生活理念上的具体投射与必然要求是“俭”

  俭,即节俭、节约,是中华民族普及最广、传播最久、影响最深的美德之一。曾国藩说:“欲求廉介,必先崇俭朴。”其实,廉本身就包含节俭义,“廉,犹俭也”,“廉,省也”,“廉,节也”,故古来就有“廉俭”之说。俭的本质是约束物欲,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俭则寡欲,寡欲则无贪淫之累。如此便能有效防止为外物所役,便可在公务中直道而行,故俭可养廉,俭可助廉。历史上的清官廉吏,无不崇俭尚朴。对于现在的领导干部而言,俭,不仅是私德修养,更是必须秉持的政治道德,“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以俭为政。

  作为消费价值观,俭的最低标准是不浪费。在支出上,并不以追求无限节俭为目标,而主张量入为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的“俭”,绝非简单的“省钱”,而是包含实事求是的辩证思维。例如,“要改进调查研究,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强调调查研究要名实相符。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情况,研究真问题,总结真经验;而不是走过场、形式主义,浪费资源。又如,“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要求减少“不必要”和“过度”的排场与流程。当然,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并不是一刀切、禁止所有支出,而是在必要和适当的范围内合理利用。例如,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把宝贵的行政、财政资源统筹到最需要的地方,推动执政方式由冗余向高效转型,实现治理效能的最大化。

  “廉”的内在约束机制是“敛”

  “敛”有助于领导干部从根本上铲除“四风”问题滋生的思想土壤。《释名·释言语》阐释,“廉,敛也,自检敛也”。《说文解字》亦引段玉裁言“廉之言敛也”。这表明,与“贪”外向扩张的行为态度相反,“廉”代表着内向收缩的价值取向。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价值体系中,“敛”,特指领导干部在心态、物欲和行为上的自我管理和自觉节制。其外在表现是“谦”与“慎”,精神内核是“敬”。

  “谦”字最早出现在《周易》中的“谦卦”。“谦卦”的卦象为“艮下坤上”,即山居地下;本来山高地低,但是山却把自己放在比地低的位置,这就生动诠释了谦德的内涵,“以崇高之德而处卑之下”。即使自身在某一方面超越他人,也应自觉保持虚心恭顺。中央八项规定要求领导干部出行“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等,意在破除领导干部的“官本位”和特权思想、特权行为,引导其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谦逊低调、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与生活态度。“慎”,即小心谨慎。具体体现为慎独、慎微和慎权。要求领导干部在无人监督时修身律己,表里如一;在细微之处保持清醒,防微杜渐;在权力行使时严守规矩,时刻进行自我道德约束,防止公权私用和物欲膨胀。

  “敬”,即敬畏之心。朱熹以“畏”释敬,强调敬“只是有所畏谨,不敢放纵”。由敬畏而生警惕,由警惕而生高度自觉,“遇事临深履薄而为之,不敢轻,不敢慢”,小心翼翼,严肃认真,时刻检省自己。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只有敬畏人民,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才能俯首甘为孺子牛;只有敬畏党纪国法,牢固树立法律和纪律意识,才能行有所止不逾矩;只有敬畏使命职责,怀抱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强烈责任感,才能勤勉担当不懈于位。有了“敬”,才会有自觉之“敛”,持久之“谦”和“慎”。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个有机价值整体。对“廉”内涵的深入把握,有利于领导干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0日 15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