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文化中国行】“文化合伙人”搭起社区生活“新舞台”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文化中国行】“文化合伙人”搭起社区生活“新舞台”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14 05: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文化中国行

  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深秋午后,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清晖路社区文化书院205教室,柔和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宣纸上。59岁的居民汤岩正握着毛笔临摹山水画,枝干间点染的墨叶在她笔下渐次铺开。志愿者郭爱友在旁提点:“靠枝干近的墨点要浓一点,往外慢慢变淡,这样树叶层次就出来了。”

  同一时刻,楼上的305教室,社区居民孙海明已备好“三点半课堂”课业辅导材料,等着孩子们放学归来;不远处的312教室,居民孙芳芳正与来托育班接孩子的家长交流育儿心得。

  清晖路社区有近2万居民,文化需求多样,如何破解公共文化供给难题,打造年轻时尚和富有活力的社区?该社区创新推出了“文化合伙人”机制:一方面,挖掘社区内有各类特长的居民,鼓励他们以志愿者身份提供公益课程服务;另一方面,引入外部专业教育机构与师资力量,社区免费提供场地,机构提供相应公益课程或优质低价的教学服务。在此机制下,清晖路社区整合20余家教培机构及百余名居民志愿者推出60余门课程,年惠及居民超2万人次。

  “以前在家很无聊,现在每周来上郭爱友老师的书画课,不仅精气神足了,还结识了一群老伙伴,日子过得有滋味多了。”汤岩道出了许多银发族的心声。

  退休前在青岛港务局工作的郭爱友有40年书画功底,主动报名成为首批志愿者,如今不仅开设了公益课,还在社区老年大学任教。

  清晖路社区的实践只是城阳区文化书院建设的缩影。为了让每个居民都能在文化中找到归属感,城阳区将“文化合伙人”模式在全区推广。

  “文化书院的核心,是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主人翁’。”城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升表示,文化书院不仅是学习空间,更是邻里交往的“会客厅”、文化传承的“孵化器”。在这里,退休老人开启“第二人生”,年轻人找到兴趣归属,孩子们触摸传统文化,真正实现了人人能参与、人人有收获。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4日 08版)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