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无感通关 畅跑双城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无感通关 畅跑双城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16 05: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精彩瞬间】

  光明日报记者 党文婷

  11月15日,晨光熹微中,深圳湾体育中心的起跑点响起清脆的鸣枪,马拉松健儿们精神抖擞冲出起点,他们脚下的赛道沿着深圳湾大桥向香港延伸——全运会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事启幕。

  “谁说宁夏生长不出玫瑰?我就是!”在率先撞线后,来自宁夏的选手何杰一边激动流泪,一边振臂高呼,“这枚金牌,宁夏等了38年!”

  包括何杰在内的运动员们能够步履不停、全神贯注于赛道,得益于本次跨境比赛中深港两地口岸的“无感通关”:无需驻足,戴着RFID手环,迎着海风飞驰而过,真正实现了“一口气跑双城”。

  42.195公里的征途上,选手们将椰风树影的深圳湾公园、碧水蜿蜒的大沙河生态长廊次第掠过。跨越深圳湾大桥时,东侧福田红树林的候鸟翩跹与西侧香港米埔湿地的绿意盎然交相辉映,给参赛选手带来了独一无二的体验。

  “这次是我第一次参加全运会,平时都没什么机会欣赏深圳湾大桥的风景,这次可以一边跑一边欣赏风景,感到特别开心!”香港选手林颖璋告诉记者,主办方在比赛之前就办好了过关手续,整个赛程都非常顺利,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跨境赛事。

  早在1992年,香港和深圳就联合举办过跨境马拉松比赛。当时的参赛选手需要手持“通关卡”,跑完香港赛段经皇岗口岸来到深圳赛段时,还需要把卡片投入指定盒子中以完成通关流程。

  而如今,“人脸识别+手环定位+计时计分”的三重核验机制,让选手全程“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

  从纸质卡片到数字通关,小小的变化里藏着深港协同的大跨越。

  科技是这场跨境赛事的“背后推力”。深圳海关行邮监管处陈云辉科长揭秘:赛事创新采用“前置查验+闭环管理”模式,选手佩戴的手环不仅可以实时定位,还能与沿线人脸识别设备联动。“就像给比赛装上了智能导航系统,既满足竞赛需求,又符合边境管理要求”。

  而深圳湾体育中心升级的5G-A网络则成了“空中管家”。深圳市南山区赛委会黄冠雄副部长解释:“5.5G的超大容量不仅支撑高清直播,还能实现物联感知,实时调配无人机、保障人员,让每一秒的赛事动态都精准可控。”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6日 04版)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