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让技能人才更多更能⑳】
光明日报记者 雷爱侠 吴春燕
“我们的学生可吃香呢!每个学生有3个以上的岗位可选,就业率98%以上。”说起学生就业,珠海市技师学院就业处主任黎武兵一脸自豪。这样的院校,在广东珠海并不鲜见。
高就业率的背后,是珠海全方位的政策支撑。
“我们白天在车间实测热变形数据,夜间共同搭建算法模型,最终将模糊的工匠经验转化为可量化的动态补偿参数。”在焊接实训车间蒸腾的烟雾中,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焊接管理室主任,珠海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办人朱化学与徒弟们组成联合攻坚小组,正在进行一场传统技艺与新材料工艺的深度对话。
截至目前,珠海已建成技能大师工作室27家,成为技术创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珠海将高技能人才培育支持列入“珠海英才计划”,构建覆盖市、区、企业三级,梯次衔接的珠海产业新工匠骨干队伍培养体系。同时加大技能人才引进力度,实施“金蓝领”优秀“匠才”引进行动。
当前,不少职校学生存在技能水平欠佳的状况,且对企业实际运作、岗位具体需求缺乏了解。这导致在实习结束后,离岗现象频发,就业稳定率持续走低,进而引发“有活没人干”与“有人没活干”并存的尴尬局面。对此,珠海着眼对接产业需求进行精准培养。
2023年9月,珠海市技师学院与珠海沃顿电气有限公司共同创建“新能源电力装备工匠学院”,创新采用双导师教学模式,培育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产业新工匠”。
借助科学完善的企业考评机制,学生在工匠学院学习期间历经了严格的技能考核。“这些学生凭借在工匠学院期间积累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入职后立即就能投入工作并产生贡献。”珠海沃顿电气有限公司人事经理张志非常认可这种“零过渡期”的人才培养机制。
珠海还不断完善“多元”评价体系,2023年成立国内首个技能人才互通互认的区域性联盟——珠澳琴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联盟。该联盟积极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新路径,通过“送教入澳”“请澳来珠”“三地共评”“联合办赛”“一试多证”等多元化方式,在珠澳琴三地全面开展技能人才培训、实训、竞赛、评价、交流等深度合作交流逾5000人次。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7日 0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