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论坛】
作者:赵茂程(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1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其中指出“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五年来,中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采取有力行动、付出艰苦努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十四五”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承“两山”理念,用行动绘制美丽中国的图画、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不仅让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两山”理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念的提出到全面实践,“两山”理念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浙江安吉余村,曾依赖开山采矿、水泥厂发展经济,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践行“两山”理念后,余村人有破有立,关停矿山、水泥厂,开始封山育林、保护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多年后,余村蝶变为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今天,绿水青山已然成为这里最宝贵的财富,休闲旅游、农家乐等产业蓬勃兴起,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愿景。
以安吉余村为起点,“两山”理念在全国得到广泛实践。各地通过因地制宜、盘活已有资源,积极探索契合本地实际的绿色发展模式。在探索过程中,辩证认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既能够坚定不移发展生产、创造富裕生活,又能让自然环境得到优化、涵养,为子孙后代培厚生态价值,真正营造一方看得见青山、闻得到花香的丰沃土地。例如,在山西右玉,经过几代人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已变为塞上绿洲,并且让生态牧场、特色旅游等产业兴旺发展。在福建顺昌洋口,当地秉持科技兴林的理念,让荒山秃岭变身“金山银山”,铸就“世界杉木看中国,中国杉木看洋口”的传奇。在贵州桐梓,南京林业大学竹类所科研团队围绕竹子种质资源收集与推广、竹子生长发育机制和竹林培育等课题开展长期深入研究,攻破了制约我国主要经济竹种竹苗规模化生产、竹林高效生态培育的技术瓶颈,协助桐梓县打造100万亩方竹产业基地,用“科技竹”挑起了桐梓县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金扁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这深刻表明,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践行“两山”理念,为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十五五”时期,必须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一方面,应深化对“两山”理念的认识与理解,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内涵与实践路径。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为“两山”理念的实践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水平和治理能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我们要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应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分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成果,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挑战。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加强与沿线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绿色丝绸之路,为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7日 1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