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生机无限,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生机无限,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17 04: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十五五”新图景新征程】

  光明日报记者 姚亚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有序设立新的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我国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全力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2021年,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如今,这些国家公园建设情况如何?下一步将有哪些新举措?

  取得新成效,迈出新步伐

  入冬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静谧的大自然孕育着新的生机。海拔4600米的可可西里沱沱河保护站里,生态护林员闹布东周与同事们默默坚守,守护着13000平方公里辖区内的野生动植物。

  巡护巡查,制止非法盗猎、盗采……闹布东周日复一日的脚步走遍了辖区,守护着可可西里,也见证着这里的变迁:“现在,有时在公路沿线就能看到藏羚羊。作为一名藏羚羊守护者,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三江源国家公园整体保护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生态系统,有着草地、湿地、雪山、湖泊等自然景观,也是藏羚羊、雪豹等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和迁徙通道。通过实施黑土滩治理、退化草原改良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行“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员制度,聘用原有居民参与管护巡护等举措,与试点前相比,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等野生动物数量大幅增长。

  当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植物“休眠”之时,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里,海南长臂猿正发出清亮啼叫。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立以来,雨林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增长到7群42只。

  “十四五”以来,我国国家公园从正式设立到全面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和重要进展。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会同有关部门、地方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全力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地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制定出台国家公园创建设立、监测评估、资金项目等10多项制度标准,推动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建设;织牢织密网格化保护体系,定期开展巡护,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研发运行国家公园感知系统,完善了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面向“十五五”新征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举行相关会议指出,要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谋划有力有效的政策举措,为全面系统协调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成效奠定坚实基础。

  在国家公园,遇见更多旗舰物种

  今年8月,一位外地游客来四川雅安宝兴县游玩时,在夹金公路旁偶遇一只野生大熊猫。只见它在草地上悠闲地“散步”,看到游人后就淡定地爬上山坡继续远行。近几年,在野外偶遇大熊猫的概率增加了不少。同样是在宝兴县,今年春天,永兴村村民骆廷勇在晨跑时也见到了大熊猫憨态可掬的身影。

生机无限,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大熊猫“灿阳”在吃竹子。新华社发

  宝兴县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如今大部分区域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涉及川陕甘三省,区划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为加强旗舰物种和栖息地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整合三省73个自然保护地,实现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栖息地连通,建设6条生态廊道,解决了局部“保护真空”和栖息交流问题。与此同时,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大熊猫保护国家创新联盟、大熊猫重点实验室等也相继成立。

  如今,在一些重要生态廊道修复区域,大熊猫活动已不再鲜见。我国野生大熊猫总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恢复到近1900只。除了大熊猫,金丝猴、雪豹、红豆杉等8000多种伴生珍稀动植物也得到良好保护。

生机无限,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在四川平武川金丝猴科普自然教育基地,巡护员与川金丝猴握手。新华社发

  在东北,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也见证了“王者归来”。得益于国家公园的一系列保护举措,在吉林长白山区域,30年来首次发现东北虎踪迹,这标志着野生东北虎栖息地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向外扩展了200多公里,初步恢复众山皆有虎的景象。

  目前,稳定生活在国家公园内的野生东北虎豹数量已经从试点前的27只和42只,分别增长到70只和80只左右,虎豹的主要猎物——野猪、狍、梅花鹿的种群数量也增长了1倍以上。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了以东北虎、东北豹两大旗舰物种为代表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段兆刚表示,“我们常态化开展保护巡护、清山清套,严厉打击偷盗猎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修复栖息地、打通野生动物跨境通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第一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都是我国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分布着大熊猫、藏羚羊、东北虎、东北豹、黄腹角雉等多种濒危野生动物,它们不仅是国家公园的重要保护对象,也是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物种。

生机无限,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工作人员和被救助的马鹿互动。新华社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张德辉说,5个国家公园设立以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相关林草部门、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制定保护规划、划定重要栖息地、加强调查监测和科学研究,对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进行生境改造,通过修复破损生态系统、改善或重建迁徙通道、扩大适宜栖息地范围等手段,为野生动物营造更好生活环境。

  惠及千家万户,共享自然美景

  武夷山国家公园既有碧水丹山等自然景观,也有朱熹故里、闽越文化等人文资源。到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自驾游,已经成为很多游客青睐的旅游路线。这条全长251公里的风景道串联起11个乡镇、40个村落及60处人文景点,游客不仅能感受森林氧吧,还能体验沿线的人文民俗。

  “我们突出科研和游憩兼具,建立全民共享机制。”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局长方燕鸿表示,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景观多样,物种资源丰富,还打造了“1+N”科普宣教品牌,将科普宣教融入全域游憩,多层次、广覆盖开展科普进校园、“关注森林 探秘武夷”等自然教育活动。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这里有着本真的原始森林景观,早上入园时雾气绕林宛如仙境,爬山途中还能看到瀑布,风景很美。”来自海南海口的唐先生和家人来到国家公园感受雨林风光。

  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是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首要任务。全民共建共享、共同保护,也是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

  “全民公益性是国家公园建设的理念之一。公众可以从国家公园直接受益,也可以间接受益。”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杨锐表示,公众可以体验最美、最极致的自然,这是直接受益。同时,国家公园作为品质最优的生态系统,是气候稳定器、大自然中的净水机和空气净化器,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最普惠的生态产品。

  目前,5个国家公园都根据自身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禀赋,向公众开放了丰富的游览线路和区域。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置了10条生态游憩精品线路和科普廊道,还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黎族特色文化优势,做好黎族文化、热带雨林、茶旅融合三篇文章;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规划了广元唐家河园区、雅安喇叭河园区、眉山瓦屋山园区3条独具特色的游憩线路以及11处成熟的游憩区域。

  杨锐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保护已见成效,在“十五五”时期全民共享有必要全面提速。他建议,明确国家公园的全民公益属性与国民福利定位,提供高品质的自然体验;高标准规划建设全民共享基础设施,精细设计入口社区、游客中心等;探索国家公园志愿者制度,吸引大学生、退休人群等群体通过志愿服务融入国家公园建设。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7日 05版)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